冬天下午,夕阳余晖在博罗显岗水库渡上了一层金色。一片小舟安静地飘在干净的湖面上,将大自然的美点缀得淋漓尽致。
在惠州,一批水库就像宝石一样镶嵌在山水间。这些水库不仅成了当地的风景点,而且也是周边广大农村灌区的用水来源。近年来,惠州不断加码实施水库周边灌区的节水工程,保障了广大农地的用水,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赋能。
记者获悉,惠州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升期内,将重点开展角洞水库灌区、招元水库灌区、伯公坳水库灌区、路溪灌区、白沙河东灌渠灌区等5宗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继续写好惠州的“节水经”。
数万亩庄稼不受旱涝影响
从惠东梁化镇中心到花树下水库的村道中途,可以看到一条水渠从山上蜿蜒而下——在总水闸的分流下,一条水往南,一条水往北,延绵30多公里。沿途5万多亩农田里的农作物,在水渠的滋润下茁长成长。
眼前的水渠,跨过梁化河,一直输送往大岭镇、惠阳平潭镇一带。
“干旱了那么久,现在河里没什么水了。不过下游庄稼的灌溉是有保障的。”惠东花树下水库养护所负责人赖雪峰跟记者说,水从水库下来后,在总闸处进行调节水流,南部和北部哪边更缺水,就会分多一点水到那里去。
他介绍,灌区大概三成是水稻,其他的是木瓜、青枣等作物。对于梁化镇这个没有多少工业基础的镇来说,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颇大。完善的水利设施显得尤其重要。
水库对下游灌区的关键功能,便是调节用水,让水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不仅花树下水库,远在百里外的博罗县显岗水库,同样如此。
在显岗水库管理局办公室里,一张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即使连续干旱数月,但水库里的水,依然保持丰盈——水位高程线在正常蓄水位附近。“这对下游7.25万亩的灌溉区,是完全有用水保障的。”显岗水库管理局副局长林威玉告诉记者。
他解释说,一般汛期是3月15日到10月15日,今年前汛期雨量多,后汛期雨少,但并不会影响到水库下游的农耕。“科学调度水库水保春耕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说。
改造大幅提高节水量
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花树下水库灌区,范围包括梁化、大岭、平潭等20多个村。改造前,渠道渗漏、淤积严重,设备老旧,严重制约了灌区的输水能力和调节能力,当地农田灌溉主要靠雨水或者人工抽水。
2013年实施的节水改造工程,让水渠实现三面光和加固,解决了渗漏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同时新建了水闸、渡槽、渠下涵、梁化河水闸等设施,让周边的农田的灌溉用水得到了保证。
近年来,惠州持续推进灌区改造提升工程,不断提高节水能力。
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博罗显岗水库,位于湖镇,上游横河水流入水库中,下游汇入沙河。作为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供水、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关系着下游30万群众的农业生产和安全。
为了进一步实现节约用水、恢复灌区面积,2012年12月底,博罗启动了显岗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工程涉及改造渠道总长102千米,拆除重建12座渠首闸,加固或拆除重建159座各类主要渠系建筑物,配套管理用房、安全监测及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其他设施的建设,直至2018年12月底完工。
该工程主要通过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涉及湖镇镇、长宁镇、龙华镇、龙溪镇、园洲镇共5个镇。“工程主要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保障灌区灌溉用水,同时保证灌区防洪排涝安全。”博罗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工程完成后,恢复灌溉面积4.6万亩,总体达到了11.6万亩,灌溉保证率达90%,年可节约灌溉水量2529万立方米。
记者获悉,接下来,惠州将继续实施灌区的节水工程,重点开展角洞水库灌区、招元水库灌区、伯公坳水库灌区、路溪灌区、白沙河东灌渠灌区等5宗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记者】叶石界
【摄影】王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