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网 > 新闻 > 热点

1138名民间河长活跃在护河一线 广州“全民护河”格局基本形成

2019-10-16 17:54 来源:南方网 李欣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郑重倡议:全社会行动起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珠江母亲河……”

  10月16日,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在天河区车陂涌召开全市民间河长现场会,该市民间河长代表现场宣读《广州民间河长倡议书》。笔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广州市努力践行“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理念,主动吸纳、鼓励公众参与治水、护水,目前活跃的民间河长达到了1138名,日常自发、自愿、自费的巡河、护河志愿者数量更是与日俱增。

  一条车陂涌有490名志愿者日夜守护

  车陂涌作为天河区治理工作最严峻的河涌、广州首批重点整治的35条黑臭河涌之一,曾一度被全社会高度关注。如今,这条长度超过18公里、流经9个城中村的车陂涌,经过整治实现“华丽变身”,其所在的天河区引领公众参与治水,成为治理典范案例。

  天河区河长办介绍,该区政府与公众的合作缘于2016年的一起泥浆偷排事件,双方在共同推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彼此理解、支持并达成共识,共同搭建公众参与治水沟通平台。该项工作先后经历了“沟通理解搭建平台”及“共建共治共管共赢”两大阶段,现已基本形成“政府搭台、公众唱戏,民间为主、官方客串,互相促进、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

  据介绍,天河区引领公众参与治水工作,最具特色的是以本土特色民俗文化“车陂扒龙舟”作为载体,发起“一水同舟,守望相助”公益项目。他们通过弘扬经典民俗文化,多元化倡导环境保护意识,多次开展以水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和河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特色活动,逐渐创建了车陂民俗文化与环境双保育模式。

  广州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广州市各区民间河长的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天河、荔湾区,天河已在13个街道组建了40支“巡河护涌”志愿服务队,共有队员893人,民间河长76人。

  其中仅车陂涌流域有民间河长29人,“巡河护涌”志愿服务队17支、志愿者490人。车陂涌的志愿队爱涌意识较强,常常自发组织巡河护涌,有时频次达到一周不少于2次,在天河区形成了“共建、共治、共管”全民共治水的榜样。

  目前,广州市活跃的民间河长已达1138名,包括基层党员干部、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治水领域的专家学者、环保志愿者、学校老师、在校学生等。“实际参与日常护河、巡河的热心市民则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这些有责任感、有大局意识的市民都可以称之为‘民间河长’。”广州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

  推进民间河长工作广州还要“放大招”

  “民间河长既是巡河护水的生力军,又是河涌治理的监督者。”荔湾区河长办代表表示,该区积极探索创新完善河长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和教育资源优势,聘请了8名民间大河长和26名全国首批民间小河长,通过“开门治水、人人参与”、“小手牵大手、小孩促大人”等模式,与社区的治水宣传、学校的特色项目相结合,多方面凝聚治水护河的强大合力。

  特别是荔湾区还建立有民间河长微信群,民间河长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按照不限时间、不限路线、不限形式“微服私访”“模拟国检”巡河,发现问题立刻在微信群内反映情况,该区河长办统一收集整理并负责跟踪监督有关建议意见的落实,及时把处理好的结果反馈在群里,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广州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的“全民护河”格局已基本形成,并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未来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动形成“全民护河”新格局。

  据了解,未来广州将为公众更好地参与治水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同时,广州市河长办将着手研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将用制度来保障公众参与的权利,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让民间的力量能够和政府的行政力量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目前,根据2017年印发实施的《广州市违法排水行为有奖举报办法》,5类违法排水行为纳入举报有奖范围。只要被认定为有效线索,每次举报最低奖励300元;被举报人因被举报事由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受到罚款类行政处罚的,举报人最高可获得100万元奖励。同时,广州市河长办开通了微信举报平台,公众投诉的有价值的线索,立即可以获得现金红包奖励。

  南方日报记者 李欣 通讯员 赵雪峰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