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五年过去了,广州市人大1号议案成效如何?

2021-11-06 09:06 来源:南方plus 周甫琦

  猎德涌水草丰美、鱼翔浅底、白鹭成群,两岸重现“猎水通津,玉带缠腰”的秀美景色;深涌中支涌揭盖复涌,暗渠重见天日,往日杂乱无章的城中村向“清水绿岸,乞巧水街”的岭南特色商业街转变;阅江路碧道全线建成开放,铺设漫步道、骑行道、跑步道,成为珠江旁的美丽“彩带”,市民休闲好去处……

   南方+ 周甫琦 拍摄

  11月5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集中视察1号议案决议落实情况,全市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正展现一幅“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靓丽画卷。

  2017年,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林永亮等41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1号议案),并印发相关《实施方案》。近年来,广州市以“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为方针,探索建立了超大城市水环境治理的“12345”思路,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现了城市水生态功能的系统性修复,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并取得全面达标的历史性突破。

  久久为功焕新颜。目前,全市纳入国家监管的14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并达到“长制久清”,1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由2017年4个未达到考核要求到目前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并入选首批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南方+ 周甫琦 拍摄

  现场走访

  “水是可以治好的!”

  都市中央,猎德涌穿城而过,直通珠江。两岸水草丰茂,江心白鹭翩翩。

  “真是令人惊艳。”一路沿着岸边行走,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李青不禁感叹。十多年前,她曾参与猎德涌两岸园林景观设计,“当时来到这里考察的国外专家团队不敢相信会有这么黑臭的河涌。”李青说,现在的猎德涌再次让人意想不到,就在写字楼环绕的CBD中间,有白鹭在水面起舞。

  猎德涌是广州确定的首批黑臭水体之一。“为改变长期以来的坏印象,我们全力推动猎德涌水环境治理。”天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探索践行“12345”黑臭水体治理思路,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现猎德涌水生态功能的系统性修复。

  2018年,猎德涌达到“长制久清”,2020年探索河流低水位运行,进一步恢复水生态系统,达到Ⅳ类水质猎德涌水环境全面改善,水质改善明显。同时推进河涌文化景观建设,碧道和“一廊六境”建设卓有成效,2021年完成猎德涌全段碧道建设4.3公里,成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和以人为本的优质生态产品。

  深涌中支涌从珠村穿过,流经城中村区域房屋密集,沿线截污管网极不完善,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严重,造成了水体黑臭。“我们采取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永久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区、街、村联合推动水环境整治工作。”天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努力,深涌中支涌揭盖复涌345米,拆除沿涌乱搭乱建,将现有建筑首层空间进行骑楼改造,建设2米巡河通道,打造岭南滨水骑楼。同时,实施城中村截污纳管,实现雨污分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我给广州治水工作打95分。”广州市人大代表、市中侨联合投资公司董事长陈少华表示,广州的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不仅实现“长制久清”,更达成了还水于民、人水共生的目标,为超大城市治水工作树立了标杆。

  “广州治水工作已成为全民共识,创新了体制机制,找到了合适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二级巡视员陈创生的感慨成了参与视察的人大代表的共同感受:“水是可以治好的!”

   南方+ 周甫琦 拍摄

  五年成绩

  清理整治约6.3万个“散乱污”场所

  人水共生的美丽图景在广州逐步成为现实,其背后是一个系统全面的治理体系。

  体制机制是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蔡辉介绍,经过多年探索,形成“总河长—流域河长—市级河长—区级河长—镇街级河长—村居级河长—自然村河段长—网格员”多级治水体系。同时,创新推行河湖警长制,发动民间河长、人大政协、新闻媒体监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新格局。

  为进一步增强管水治水的协同性,广州成立5大流域管理机构,成立市、区排水管理公司,推动实现“厂—网—河一体化管理”。市、区排水公司累计接收排水管网约2.4万公里,巡查管网超88.6万公里,清疏养护管道约6万公里。

  一组数据体现了广州治水成效: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约6.3万个,累计拆除涉河违法建设达1562.48万平方米,累计“洗楼”约172万余栋,“洗管”约2万公里,“洗井”约74.4万个,“洗河”4209条次,清理河道垃圾杂物约16.79万吨。截至9月底,建成区排水单元达标比例达76.99%,合流渠箱改造完成140条,国省考断面涉及的75 条劣V类一级支流已有56条阶段性达标。

  广州污水处理能级也不断提升。2017年至2021年9月,全市新建污水管网19616公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3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7.55万吨/日,目前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85.83万吨/日,位居全国第二。已建成资源热力电厂7座、生物质综合处理厂4座,焚烧处理、生化处理能力分别达1.55万吨/日和4680吨/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工作。目前,全市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围的1119个行政村,已建成2227个设施站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2020年底,全市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和治理完成率已达到双100%目标。

  此外,广州不断加强水源涵养区的建设与保护。全市52个水源地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治。2017年以来,全市新建成7个湿地公园。截至9月底,全市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建成区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5.5%。

  未来计划

  全面消除75条劣V类一级支流

  广州,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水环境的高质量发展。

  对标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国家提出的治理新要求,广州仍面临着考核断面增加、3个断面水质类别提升、劣Ⅴ类一级支流仍有19条未消除,“散乱污”场所、涉水违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仍需持续加强等问题。

  蔡辉表示,下一步,广州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对照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加强整改,持续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干出实效。

  今年9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水交办信访举报案件238件。截至10月27日,已办结185件,阶段性办结53件。蔡辉说,广州将以第二次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以钉钉子精神对待督察整改工作,加快完成督察整改各项工作。

  一方面,巩固治水成效。继续充分发挥市河长办统筹抓总作用,聚焦国省考断面水质的巩固提升,全面消除75条劣Ⅴ类一级支流,确保广州市16个国省考断面稳定达标。

  另一方面,推进源头减污。对“散乱污”场所发现一宗、整治一宗,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涉水违建拆除、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合流渠箱雨污分流整治工作,到2021年底累计完成200条以上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

  此外,广州还将建立排水单元设施日常管养长效机制,形成“排水用户全接管、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全达标”的国内领先的污水治理体系;建立完善“厂网河”一体化全覆盖管理体系,着力实现污水治理“两转变、两提升”。

  “广州要提高科技治水的能力。”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沈奎建议,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水环境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立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数字化综合性系统,运用生物技术方法治污治水,推广应用最新先进技术,不断完善科技治水体系。

  “可以说,广州治水工作完成了初级目标,实现了‘温饱’的目标,接下来要迈向‘小康’和‘富裕’。”陈创生说,广州要处理好“大和小”“点和面”“浅和深”的关系,全面同步推进珠江及其河涌的治理保护,从围绕水体本身做文章,到水生态的系统保护,用绣花功夫做到精细化治理,真正成为“记得住乡愁”的理想之滨。

  南方日报记者 周甫琦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