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生体重仅385克,“掌心宝宝”获救了!

2023-06-14 21:48 来源:南方+ 黄锦辉 厉思璇

  “恢复得不错!可以出院了。”6月14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新生儿科的医生看着睡得十分香甜的超早产儿年年(化名)粉扑扑的脸蛋,不禁露出了笑容。

  年年出生时胎龄只有24周,体重仅385克,是名副其实的“掌心宝宝”。然而,在经过医护人员168天的精心呵护后,现在的年年体重达到了4460克,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今天,年年将在爸爸、妈妈和奶奶的陪伴下顺利出院。

  据广医三院介绍,年年是该院救治成功的最低体重早产儿,也刷新了广东省救治存活的最低出生体重超早产儿纪录。

年年(化名)趴在妈妈的胸前,进行袋鼠式护理。

年年(化名)趴在妈妈的胸前,进行袋鼠式护理。

  开启“生后黄金1小时”的“生命通道”

  “说什么我都不会放弃的!”37岁的顾女士好不容易怀上二胎。但怀孕22周时,顾女士因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面临着两难选择。若继续妊娠,随时可能发生心衰、肺水肿、子痫等严重并发症,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若立即终止妊娠,由于胎龄过低,胎儿娩出后被救治存活的概率极低。

  随着血压的持续飙高,顾女士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为此,广医三院与家属进行充分协商后,决定让怀孕24周的顾女士提前终止妊娠。

  2022年12月28日,年年顺利出生了。出生后的年年体重仅有385克,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大腿只有成人的食指粗,嘴巴也只有“花生米”大小,救治难度极大。

  广医三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吴繁说,救治超早产儿的策略就是在稳定其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尽量“少干预”,让宝宝平稳度过救治期。

  由于年年生命体征不稳定,自主呼吸微弱不规则,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立即将他转移到多功能保温箱,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温和”操作——保暖、气管插管等复苏抢救处置。现场复苏成功后,年年随即转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后续救治。

  年年的皮肤像果冻一样嫩,血管细如发丝,无法承受常规的静脉穿刺,如何为年年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成为新生儿科医护团队面临的第二重挑战。

  一到NICU,年年就被换上了有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医生们也抓住“生后黄金1小时”,在年年尚未闭合的脐静脉处做了置管,一针见血,成功置入了一条珍贵的“生命通道”——脐静脉导管,为年年输送营养和输注治疗药物。

  “由于宝宝胎龄过低,还伴有严重宫内发育迟缓和宫内感染,年年的支气管和肺都发育得很差,出现了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动脉高压、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吴繁说,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可能危及年年的生命。因此,新生儿科护理团队执行了24小时“一对一”专人专护,在历时57天后,年年成功地由有创呼吸支持过渡至无创呼吸支持。

  为了更好地降低年年颅内出血的风险,新生儿科护理团队还为年年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类子宫”环境,采用集束化护理,减少声、光刺激,让年年安静地待在温暖的“鸟巢”里默默地长大。

广医三院新生儿科医护团队。

广医三院新生儿科医护团队。

  “我可以感受到他的心跳和呼吸”

  “救治年年最难的一关就是他出现了败血症,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还要解决因严重感染而出现的肺功能、肾功能和心功能问题。”吴繁说,尽管医护团队细心呵护,但年年免疫力很低,出现了严重的败血症,引发了毛细血管渗漏,曾一度水肿得像个皮球一样。

  根据年年身体状况,医护团队采用了综合救治方案,给年年上呼吸机以解决肺功能问题,采用液体精细管理以解决肾功能问题,使用强心药和升压药以解决心功能问题。

  败血症问题解决后,年年又出现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急性肾功能不全等问题。但是在NICU全体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齐心协力下,年年一路披荆斩棘,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抱着他,我可以感受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在闯关104天后,年年于今年4月从广医三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转入母婴同室病房,回到了顾女士怀中。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顾女士还学会了护理知识。“他一趴到我的胸口,瞬间就不哭了。”在妈妈舒适的袋鼠式护理下,年年很快就脱离了呼吸支持和氧疗,各项身体指标也趋于正常。

  “想起年年出生前一两天,他不停地在我肚子里动。小家伙儿一动,我就感到很温暖。”顾女士含着泪说,想到宝宝这一路走来的经历,除了心疼宝宝,还是要感谢医护人员全身心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宝宝的今天。

  据悉,广医三院2018年以来已成功救治数十例出生体重不到6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近两年救治胎龄25周及以下超早产儿的成功率超过60%,而此次救治成功的385克“掌心宝宝”是该院救治成功的最低体重早产儿,也刷新了广东省救治存活的最低出生体重超早产儿纪录。

  文字: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见习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白恬 张迅恺

  摄影:许舒智 实习生 刘堉熙

  剪辑:徐昊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