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隐于闹市中的小众博物馆①|探秘岭南金融博物馆

2023-05-18 11:18 来源:南方网

  卷首语:

  除了一些大型博物馆外,在闹市之中,还藏着各种各样的小众博物馆。它们就像城市中的一个个小型装置,无论你是偶尔路过,心血来潮想要探寻一番,又或者是按图索骥,像寻宝游戏一样抵达后解锁更多信息,这些小众博物馆正因为它的“小而精”,能够带给不同类型的参观者同样的惊奇。

  我们的“隐于闹市中的小众博物馆”系列报道,将持续且详细地呈现广东那些低调但又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同时,我们的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露天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的意义或许在于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时刻保持好奇力和学习力,用一个博物馆参观者的心态,去发现城市,感受历史。

  我们第一期要介绍的是岭南金融博物馆。它从不同的维度切入,丰富地展现了广州文化、商业、金融、建筑等不同的历史切面,同时又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与周边社区、商铺共处。

  低头看

  如何逛岭南金融博物馆?可以有两个方法。一是低头看,二是抬头逛。

  先说低头看,岭南金融博物馆的展出内容,在《岭南金融史》和所征集历史文物的基础上,还补充了大量的史实和资料,系统介绍了岭南金融文化脉络。

  低头看,也就是细看博物馆里的展品。

  岭南金融博物馆里,有一座“金钱龟”。它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沉船的铜钱与珊瑚结块,简称“钱珊瑚”,又因其外形轮廓似龟,故又称之为“金钱龟”。铜钱和珊瑚,见证了中国古代铜钱在世界贸易史中的重要地位,也印证古代广州重要的对外贸易的城市地位。

  馆中还有一张明代的大明通行宝钞,该纸币上有楷书“大明通行宝钞”,花栏内上框中标明面值“一贯”,其下为十串铜钱图案与面值相等,两旁为九叠篆书“大明宝钞,天下通行”。对钱币感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另外,岭南金融博物馆里展出的各个时代的汇票、钞票、质押股本等等,透过它们,你能非常宏观又细致地感受到不同时期广州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是如何具体又深刻地影响一座城市。

  广东侨乡文化盛行,岭南金融博物馆里也有带有浓厚侨乡文化色彩的藏品——“侨批”。侨批,简称作“批”(在福建方言、潮州话和梅县客家话中“信”为“批”),俗称“番批”“银信”,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和家书,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视察,走进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重点了解汕头开埠以来,潮汕侨胞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历史。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侨批文物馆看到的“难”字款侨批图片,其原件便藏于岭南金融博物馆。该批信被认为是最“短”的侨批,正文除配诗外,只有一个 “难”字,所以又称为“难”字款侨批。

  “难”字款侨批还附有诗一首:迢递客乡去路遥,断肠暮暮复今朝。风光梓里成虚梦,惆怅何时始得消。落款为丁卯年十月廿日男君瑞顿首。一个“难”,一首诗,尽是出洋谋生的艰辛。

  有些华侨文化水平有限,只能找人代笔写信,因此产生了代写侨批的职业——写批人。而寄送侨批则催生了另一个新兴职业——水客,类似于今天的邮递员。经常往来于国内外,为侨胞带送侨批或物件。他们往往远渡重洋,四海为家,倚水而生,故名“水客”。

  随着侨批递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人工寄送为主的“水客”逐渐供不应求。19世纪30年代,批局、银号、商号等承办机构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侨批递送的主流。如今,侨批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侨批成为维系海外侨胞与国内亲人情感的唯一纽带。批信本身也颇具特色,有各种形色各异而寓意深长的“鱼书图”“鹤书图”“人寿图”等侨批信封,在岭南金融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同批信上的纹饰与寓意。

  抬头逛

  再说说抬头逛。这部分主要是去观看岭南金融博物馆的建筑本身,感受建筑背后的书院文化。

  岭南金融博物馆旧址是庐江书院。抵达庐江书院,方法之一就是从公园前地铁口D口出来,沿着教育路一路向南,在西湖路的路口左转,走上几十米,就能看到岭南金融博物馆的指示牌。

  这一路,你将会穿过人群和车流、热闹的商铺和街头小食的香味,按照指示牌纵深向里时,世界瞬间安静下来。往前走,抬头看,是一连排的木制牌坊,上面写着粤秀书院、禺山书院、西湖书院……它们大多已经消失,但牌坊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书院林立。

  先简单介绍一下书院文化。据《广州越秀古书院》,清代广州书院在数量上居全国之首。在今北京路附近以流水井、大小马站为核心辐射四周约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百十家书院集中分布,形成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其中,主要是官办书院和合族祠书院两类,又以合族祠书院居多。

  牌坊上的粤秀书院、禺山书院、西湖书院为这一片区内的官学,而濂溪书室、然藜书舍、三益书室则为合族祠书院。合族祠书院源于清代。主要用途有三,1,应试。逢乡试,会试之年,为各房子弟赴省或赴京应试提供住宿及修习备考的地方。2,供奉祖先牌位、举行春秋祭祀和颁胙仪式。3,各房因公晋省(侯委、纳粮、诉讼)暂寓之用。

  说回庐江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1993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在广州人的回忆里,活化之前的庐江书院,多少显得有些破败。2013年,《广州市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与更新规划》正式公布实施,庐江书院以微改造为原则,在保持文物本体旧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书院古建筑本身的特色。

  所以你今天去到庐江书院,依然能看到非常精美的建筑装饰,包括正垂脊、山墙、博风板、虾弓梁、雀替、梁头、柱础、墀头、匾额、灰塑、壁画等等。

  这些建筑装饰里藏着强烈的岭南风格。比如庐江书院堂屋前堂连接山墙与檐柱之间的石梁,在广府地区,这种两端向下中间平直如虾弓着背的石质梁,被称为虾弓梁;比如梁头(梁与柱子相交的地方),庐江书院正面堂屋的梁头是人物石雕,分布在前堂两根石檐柱,专家推测为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左侧为电母雨师,右侧为雷公风伯,背后均有道童擎旗。广州属沿海地区,多台风雨水,建筑装饰风雨雷神,有镇宅寓意。

  除了庐江书院本身精美的细节外,你还可以从建筑本身结构去了解当时合族祠的历史。 

  明清以来广州商业贸易迎来大发展,作为商业都市的广州,是城乡之间重要的交集,也是各类群体互动的场所。人们要重新缔结起各种社会关系,祭祀是一种寻求整合的重要手段。于是,人们便瞄准了通过虚拟的血缘关系来组建的合族祠。庐江书院便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一个合族祠。

  早期的族人约有86房,这里的房,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宗族通过付出一笔加入经费而获得书院成员资格,即所谓的“房份”。“房份”最直接的物质体现便是围绕在堂屋周边的东西试馆,由一间间小屋组合构成,上下两层,占地面积约为10-15平方米不等,各小屋的门楣由麻石砌就,刻写出资的宗族房系。这些房间的使用是为了满足各地宗族子弟科举赶考,作为临时落脚点。

  所以当你走过庐江书院的堂屋和一间间小屋,就能从庐江书院作为“建筑”“书院”方方面面的信息,构建起明清时期广州“月影追灯影,书声夺市声”的奇妙场域。

  岭南金融博物馆参观指引

  1、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庐江书院旧址;(公园前地铁站D口步行200米)

  3、交通路线:

  地铁:地铁一号、二号线,公园前站D出口

  公交车:中山五路站(7、12、24、182路车等);教育南路站(14路车等)。

  4、个人观展可在岭南金融博物馆官方公众号预约;15人以上团队参观请提前两天致电博物馆进行预约,详情请咨询:020-83028506。

  图:岭南金融博物馆提供

编辑:夏阿怪,唐雨琪(实习生)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