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珠海多方面重点发力科技创新 强化第一动力

2019-01-22 15:10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记者 胡钰衎 吴志远

  今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珠海魅族科技及亿胜生物制药参与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为珠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

  两天后,珠海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召开,全会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推动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的发展目标,要强化创新第一动力。

  这是珠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的最新部署。未来,珠海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平台,在高端产业集聚、产业技术孵化、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创业投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质量发展等方面重点发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强载体▶▶探索优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

  在珠海高新区主园区,珠海智慧产业园内坐落着西山居、小米科技、英集芯半导体、ABB机器人等明星企业。如今,园区正在培育鼎芯科技、易胜科技、习悦科技、兆邦智能科技、四维时代等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人工智能企业。前不久,珠海智慧产业园成功入选为广东省首批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为珠海高新区的发展再添动力。

  作为珠海的科技创新主引擎,珠海高新区已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唐家湾主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富山科技工业园、航空产业园以及横琴高新技术和科研研发园区等,总面积合计369.34平方公里。欧比特、云洲智能、赛纳科技、健帆生物、纳睿达、纳金科技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实力的优质科技企业纷纷涌现。

  然而,园区产业门类多且比较杂、主园区与其他6个园区存在同质化倾向、缺少市级层面统筹协调机制等问题,也成为制约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产业园区良性发展的难题。记者梳理发现,除珠海航空产业园等几个专业型园区外,目前珠海工业园区多为综合型园区,产业形态较多,一般有四到五个主导产业,部分主导产业定位重复、实力和规模有待提升,难以形成合力和品牌效应。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使命。在多个园区发展的情况下,“软实力”已成为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码。

  按全会部署,未来珠海将探索优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加强高新区对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统筹。其中,珠海将加快“双自联动”试点园区建设,促进自贸区、自创区在产业共建、项目支持、招商投资等加强合作,力争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占有一席之地。

  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苏虎表示,珠海高新区将充分发挥处于大湾区创新交汇桥头堡的核心位置,高质量发展专业园、特色园,以富饶的园区“黑土地”,加速集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绿色低碳产业,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夯内功▶▶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去年底,由中山大学牵头建设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在珠海正式揭牌,旨在打造创新型、引领型、突破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应用基地。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将在珠海校区着重打造深海、深空、深地等学科群,服务于国家深海、深空发展战略,重点建设海洋学科群,打造海洋科研大平台,汇聚高水平海洋领域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

  这也是珠海在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开展前瞻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近年来,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成为珠海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与此同时,“天琴计划”“南海国家实验室”和“中山一号”万吨级海洋科考船等重大科研项目相继落户。

  两年前,“天琴计划”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正式启动。这项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以中大珠海校区为主阵地,在引力理论与实验分析、卫星平台与控制、光学测量与遥感、地月系统物理实验四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

  “从长远来看,这些基础研究都将为珠海相关产业技术及其产业链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中山大学天文空间科学研究院李淼介绍,依托“天琴计划”,中山大学将在珠海开展卫星技术、激光技术、定轨技术、量子通信、大规模计算等学科及技术的研究,填补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提供强力支撑。

  在过去的一年里,珠海已新增2家国家级、17家省级技术中心和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复旦创新研究院、横琴科学城加快建设,清华科技园二期、智慧产业园先导区投入使用,国家耗材、船舶及海工质检中心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同样的实践在珠海的企业里不断展开。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平均每天有超过30项专利诞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被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云洲智能,中国第一艘海洋高速无人艇、隐身无人艇和自主军用无人艇等先后问世,众多核心关键技术成果涌现…………

  未来,珠海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创新型标杆企业、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大学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不断提升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城市实力。

  激活力▶▶形成“磁场效应”集聚创新人才

  去年末,2018首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在珠海圆满落幕。由澳门创始人领衔的“普强AI汽车芯脑”项目获得大赛第一名。但更令人关注的是,横琴新区将为优胜团队提供总额最高3亿元的研发费用资助。

  这场科技创业大赛自启动之初,便吸引诸多目光:大赛高调宣布每年举办一届,每届评选出1支特级优胜团队,并至少给予1亿元的研发费无偿资助。

  “发展中的珠海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人才,珠海一定能为海内外英才提供施展抱负、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珠海也一定会在广纳英才、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珠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青川说。

  去年4月,“珠海英才计划”出炉。新政出台后珠海市级财政年度人才经费比新政出台前增长超过5倍,5年内市财政平均每年在人才方面投入超过10亿元,若再加上各区叠加的人才经费支持,珠海市区两级财政每年为人才花钱将突破25亿元,可谓是“不惜重金,广择天下英才”。

  珠海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落实“英才计划”,要加快建设国际人才集聚区,,在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中青年人才特别是90后人才度身订造最优环境,进一步打破人才流动障碍,形成人才集聚、活力迸发的“强磁场”。

  翻阅“英才计划”的细则,重金纳贤的举措频现:围绕珠海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政给予创新创业团队最高1亿元资助。对经珠海市申报入选“珠江人才计划”团队项目,根据广东省资助额度,按1:1比例配套资助,最高配套金额达到1亿元。高层次人才来珠海,享最高600万元的住房补贴或入住200平方米人才住房,全职工作满8年即可获赠住房。

  有专家认为,这一轮新政可以称得上是珠海有史以来含金量最高、创新突破最大、针对性最强,综合力度最优的人才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所副所长、研究员申兵表达了对珠海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期,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的珠海,对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强。

  ■声音

  珠海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林峰:

  避免孵化器同质化发展

  珠海清华科技园作为珠海第二家国家级孵化器,是清华大学和珠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大学科技园区。谈及珠海科技创新发展,珠海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林峰建议,珠海应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及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集中资源支持科创服务平台做优做强。

  “孵化器带有公益性质。”陈林峰介绍,科技企业孵化器是通过为创新创业企业团队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空间载体,及培训、咨询、政策辅导、投融资和市场推广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创新创业成功为宗旨的科技服务平台机构,对珠海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着重要作用。

  以清华科技园(珠海)为例,园区目前累计孵化企业600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多家,参股企业35家,股权投资3亿元,已有5个项目实现了资本市场的挂牌及上市。

  “但在科研用地保障、税收优惠支持等方面,珠海的孵化器仍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陈林峰表示,正在建设的清华科技园二期建设体量大,资金投入巨大。“希望政府加大对优秀A类孵化器的支持力度,解决制约下一步发展的迫切问题,力争做到‘建成载体一期、引进企业一批、迅速投产一批’,推动珠海市及所在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

  陈林峰认为,在对科技孵化器加大投入和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珠海还应注重孵化器之间的差异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问题。

  “目前珠海共有30余家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共8家,省级孵化器9家,其存在着创新创业项目不足、专业服务能力不强、专业服务人才欠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在他看来,为避免孵化器同质化发展,珠海应统筹规划,结合各区的科技及产业基础,精准定位,合理布局,鼓励及支持优质孵化器提升自身科技服务能力,打造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孵化器要转向专业化聚焦,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促进孵化器行业良性发展。”他建议。

编辑:杨智明   责任编辑:骆田子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