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200万、流动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社会治安清朗有序、公共安全扎实稳固,是广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硬前提”。
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不少醒目的位置都张贴着“最小应急单元”标志。在学校、大型商超、批发市场等人员密集处,在街头巷尾、城中村等城市末梢,臂戴红袖章、身穿马甲的他们隐于市井,排查隐患,巡逻瞭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广州街坊”。
“广州街坊”是什么?
“广州街坊”主要由专业力量(政法队伍等)、半专业力量(辅警、协警等)、行业力量(物流寄递从业人员等)和志愿力量等四种社会治理力量组成。
广州市委政法委全力打造,以“广州街坊”为品牌的群防共治队伍,在市委平安办的领导下,已经成为广州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广州街坊”究竟
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是如何进行群防共治工作的?
今天我们邀请了
“专业力量”和“半专业力量”代表
社区民警和辅警
来和大家展开说说。
在市委平安办的指导下,“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民警洪军梅:在市委平安办的指导下,我们首先是要集合一支“广州街坊”的队伍,包括物业、保安、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等等,充实社区“广州街坊”的力量,在社区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提倡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在进行群防共治工作的过程中,会把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进行结合,再结合社区当下的治安情况来开展工作。
辅警甘家琪:我们辅警在市委平安办的指导下,会辅助社区民警在社区开展各种安全宣传:例如消防宣传、反诈宣传、防盗宣传等工作,基本是围绕社区开展的。
为什么“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需要专业力量和半专业力量加入?
民警洪军梅:一是更准确地传达信息。通过我们的专业和半专业力量的加入,可以更好地构建一支信息对称的广州街坊队伍。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定期把辖区的治安情况进行通报,定期跟我们“广州街坊”队伍进行专项工作培训,比如反诈宣传、电动自行车消防宣传等各项工作,以便开展社区宣传,有专业力量的加入,传递准确的工作、培训要求,让“广州街坊”在有具体指导意见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包括法律法规,与居民宣传统一用语。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去了解群众比较关注的矛盾纠纷、待解决民生实事等,通过更亲近的方式去获取我们辖区群众反映的声音。
二是更有号召力。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希望不停地纳入更多新鲜血液来充实和加入我们“广州街坊”的队伍,公安民警在这方面会比较有号召力。
作为平安的守护者、执法者,我们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为群众排忧解难,服务群众。天河警队近年来一直坚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在天河区最小应急单元培训、评比活动里,吸引了非常多优秀的企业单位加入我们“广州街坊”的队伍,不断地充实队伍,而且让整个队伍的素质有一个很显著的提升。专业和半专业力量对队伍应急处突能力的提升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三是更有前瞻性。近年来,社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打”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防”,因应不同时间节点、警情变化,动态调整防范工作重心。作为专业力量,可以更专业地为“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工作提供动态任务清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辅警甘家琪:像洪警官和我日常基本就是围绕社区工作,和社区的居民有比较多的交流,在日常发动“广州街坊”参与巡防、安全巡讲等工作的时候,能够广泛发动社区的志愿者,街坊们都会比较支持、欢迎。民警+辅警协同运营,可以实行在社区内联合勤务,能够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
在“广州街坊”队伍建设中,会给到哪些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民警洪军梅:培训会分类别或者分专项工作来进行。比如说某个阶段会针对社区的矛盾纠纷,我们培训的对象会包含社区的物业公司、居委会工作人员,因为这些“广州街坊”是开展调解工作的主力军。又比如需要进行反诈宣传工作,像8月份我们全市开展“一户一告知”的工作,就会把在职党员、志愿者等纳入我们“一户一告知”的宣传队伍,并对他们进行培训。针对不同的专项工作,对不同的“广州街坊”进行目标性培训,效果更显著。
辅警甘家琪:我和洪警官在培训这项工作的分工,主要是她负责培训内容,而我负责做联络员,联系适合参与本次培训的人员,发动更多“广州街坊”来参与。
作为“广州街坊”的一员,您认为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民警洪军梅:“广州街坊”的组成是很多元的,除了我们公安和辅警以外,还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商铺负责人、公司负责人、青年志愿者等。大家都有不同的知识领域,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共建平安社区。
像我们社区的很多在职党员,平时六七点钟下班,晚上还会参与社区组织的群防共治活动。希望每个人都参与到社会治理,就是人人参与、人人有责,越来越多的人能感受到自己就是“广州街坊”的一员。
辅警甘家琪:其实青少年也是我们队伍的一股新鲜力量,像刚刚结束的暑假,我们进行了反诈宣传“一户一告知”的活动,号召了部分青少年参与,他们反馈这类型的活动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帮助群众,觉得很开心、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