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 广东精选

八年护水践行绿色生活,广州海珠这家人成为全省榜样!

2025-06-20 16:27 来源:南方网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5年广东省“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案例,由广州市海珠区河长办、团区委培育选送的《小水滴汇聚大梦想——河小青志愿服务优秀家庭(孙花云家庭)》入选“家庭绿色生活实践案例”(全省仅3个,为广州市唯一入选案例)。这不仅是对一个家庭的褒奖,更是对海珠区“河小青”志愿服务项目长期耕耘的肯定。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八年前一次平凡的亲子志愿护河活动。

  结缘碧水始于一次亲子志愿护河活动

  当卢泽瑞在珠江边娴熟讲解水质知识,鲜有人知八年前正是这个捂着鼻子问“妈妈,河水为什么臭臭的”男孩,开启了一个家庭的治水故事。近日,由广州市海珠区选送的孙花云家庭《小水滴汇聚大梦想》项目,在全省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2025年广东省“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家庭绿色生活实践典型案例(全省仅3个),成为广州唯一获此殊荣的家庭。这份荣誉,铭刻着这个教师家庭八年来500余小时、150余场护河行动的坚实足迹。

孙花云在巡河过程中向青少年科普爱水护水知识

孙花云在巡河过程中向青少年科普爱水护水知识

  时光回溯至2017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孙花云带着同为教师的丈夫卢里举和二年级的儿子卢泽瑞,首次参加海珠区亲子护河活动。河面漂浮的垃圾与刺鼻气味刺痛了教育工作者孙花云的心,“育人需身教,护水亦如是”的信念油然而生。从此,海珠湖的碧波、城中村河涌的堤岸、琶洲科创走廊的江畔,处处留下这个三口之家俯身拾垃圾、耐心劝陋习、热心宣政策的身影。寒来暑往,当年稚嫩的卢泽瑞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河湖小卫士”,他还带动百余同学投身护水行动,并在2023年登上广州电视台分享巡河心得。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海珠区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4年全区河涌Ⅳ类及以上水质占比达到96%,较2019年的10.8%提升了85.2个百分点,曾经让群众避而远之的河涌,早已脱胎换骨,蜕变为群众可达可感的美丽河湖。

  以“科研项目”助推志愿护河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海珠区“青春巡河记”城中村护河行动为契机,孙花云带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团队开展的科研项目《“青春巡河记”河小青志愿服务》,在2023年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评优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项目,并成功入选省级“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库,实现了志愿护河服务从实践活动向系统化项目的转型升级。这支最初由三名家庭成员组成的志愿队伍,如今已壮大为百余人的“青春矩阵”,成为守护城中村河涌的重要力量。护河队员们在孙花云家庭的带领下,练就了“火眼金睛”,污水偷排、堤岸垃圾、设施破坏等河涌问题都难逃他们的法眼,即时通过“共筑清水梦”等信息平台上报处置。孙花云欣慰地分享着看得见的变化:“最初带学生巡河,垃圾一捡就是好几大袋。这些年,通过我们和团队持续的行动和宣传,真的影响了周边的人。现在,常常捡不满一袋了。”说起河涌的变化和市民水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从三口之家的小爱出发,到凝聚起百余人的志愿团队;从温馨的周末亲子活动,到富有深度的科研项目,孙花云家庭用八年如一日的坚持,生动诠释了“小家传大爱”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是海珠区民间护水力量的一个缩影。

海珠区巾帼河长带领民间小河长开展巡河研学活动

海珠区巾帼河长带领民间小河长开展巡河研学活动

  治水工作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协奏曲”。近年来,海珠区河长办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为引领,践行“开门治水,全民参与”理念,依托河湖长制,深化“河小青”行动,打响“青春巡河记”河小青城中村护河行动品牌,探索出一条“海纳百川”的全民治水新路。“河小青”、巾帼河长、企业河长、红棉老兵河长、民间河长等多元力量同向发力,绘就了众人拾柴、热火朝天的水环境共治共享生动图景。孙花云家庭正是这幅美丽画卷中一抹亮丽而温暖的色彩。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子瑜

  通讯员 陈超鹏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林涛   校对:陈学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