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刘灏 通讯员/标宣)建设“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与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标准化要助力“海绵城市”建设,为其提供技术支撑。9月20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团体标准《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要求》和《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评价》。
专家组评审认为,该两项团标填补了该项内容国家标准的空白,为海绵城市建设和市场所急需,对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具有提供技术支撑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综合采用多种措施,有效地控制城市降雨径流,减少和缓解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文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使城市能够像海绵吸水一样,实现对雨水的自然渗透、自然蓄积、自然净化,有利于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广州、珠海的14家单位联合组成编写组,在经深入调查研究和参阅欧美等地相关技术质量标准资料基础上,编制了上述两项标准,作为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团体系列标准发布。
《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要求》规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生产、包装、储存和运输以及使用要求等内容。同时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评价》规定,要通过开展评价活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用生物滞留生长介质要求》的实施。
据悉,该两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收到来自职能监管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用户等多方面的专家反馈,并对两项标准的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专家均对两项标准的制定表示肯定和欢迎,并认为技术指标和要求既有先进性又切合实际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