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爱心里程碑!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全国率先突破2000例

2024-06-26 20:56 来源:南方网

  6月26日上午,广东三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三位白血病患者,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2000例。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文萍(左)、戴振源(中)和陈浩(右)

  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史先东,广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青蕾到采集现场慰问捐献者,向捐献者颁发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感谢捐献者挽救患者生命的大爱善举。

  造血干细胞捐献持续近四个小时,期间记者留意到戴振源始终面带微笑,神情自若。“我想对患者说,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技术目前越来越成熟了,一定要满怀希望。”戴振源说。

  戴振源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名儿科医生。从业8年,他在临床上经常接触到重症血液病患儿,也深知他们的痛苦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许多血液病患儿在治疗时表现得十分勇敢。我觉得不能只让他们(患者)当勇者,我也应该作为勇者的榜样去陪伴他们。”2022年9月,戴振源选择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帮助别人。

  今年4月,戴振源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当时非常激动,我没有犹豫就同意了捐献,之后也顺利地通过了高分辨配型确认和体检。”

  在同意捐献后,戴振源用他的专业知识向家人解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无损健康的,获得了家里人的支持,他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单位的认可。作为广东第2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戴振源呼吁,希望更多人了解并加入中华骨髓库,挽救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及其家庭。“救人的未必是医生,也可以是普通大众,更可以是你我。”

  记者了解到,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地中海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基因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无法匹配到亲缘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病患者来说,非亲缘造血干细胞可以说是治愈的希望。

  据悉,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与捐献血小板等成分血类似,区别在于前者用时较长(约3-4小时),且需注射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采集时,从肘静脉处采集外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所需的造血干细胞后,其余成分输回体内。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且采集量较少、采集技术成熟,因此对捐献者本身无不良影响。捐献后1-2周,血液中各种成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造血干细胞捐献已成为助推文明广东建设、展现大爱广东的重要品牌和靓丽名片。”中华骨髓库广东省管理中心主任吴梦晴介绍,广东省红十字会系统自2001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2001年8月实现第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2020年12月实现第1000例捐献,2024年6月实现第2000例捐献。每千例捐献速度不断加快,从工作启动之初的“20年捐献1000例”发展到如今的“3年半捐献1000例”。

  目前,广东省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达15万人,捐献造血干细胞2000例,库容使用率1.3%,年度捐献量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捐献总数及库容使用率均居全国第一。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心怡

  摄影 张全壮

  通讯员 裴炀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陈雨昀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