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州教育支教帮扶聚焦百千万工程 让乡村幼儿园享受优质学前教育

2024-05-24 15:01 来源:南方网

  为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广东省政府战略部署,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工作安排,2021年,广州与清远、梅州、湛江三地教育系统建立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关系。三年磨一剑,广州教育系统扛牢政治责任,从培养培训、支教跟岗、教研帮扶、学校结对、共建共享等多方面给予三市大支持和倾斜帮扶,为广东省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谱写出一篇篇广州教育人的动人乐章。下面一起来看,广州市番禺区驻梅州市五华县支教人员曾翠珍的帮扶支教故事。

  “当地老师们的工作态度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待工作不再是得过且过,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幼儿园的工作经过具体分工、责任落实到个人,渐渐走上了正轨。每位老师各司其职,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幼儿园也从一个‘园徒四壁’的乡村幼儿园,变成基础设施齐全、规章制度健全、工作管理有序的标准乡村幼儿园。”2023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东城幼儿园曾翠珍前往梅州五华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帮扶工作,在五华县周江镇中心幼儿园担任教学负责人,依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帮扶工作,帮助幼儿园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

  曾翠珍是幼儿园副高级教师,从事学前教育二十余年,有着丰富的幼儿教学经验。曾翠珍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融入式结对”,双方加强调研和沟通,形成整合发展新格局,实现两区县教育高质量同步发展。她的做法是,尽快找到聚焦点,探索着力点,迅速融入支教学校,稳步发挥支教作用。

  丹心一片支教路,勤苦调研功夫深。支教以来,她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无论复杂多变的山林小路还是崎岖不平的乡村小道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走访调研了五华县十多所乡村幼儿园和小学幼儿部,发现乡村幼儿园基本的共性问题:一是在办园方向上,缺乏科学办园理念,乡村幼儿园管理者大多是抱着“大体上过得去”“只要不出事就行了”的态度;二是在保教工作上,对科学保育缺少重视,乡村小规模幼儿园重教轻保现象突出,保教工作处于边缘地位;三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游戏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小学化现象严重,教师角色、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四是教师队伍上,保教队伍存在教育理念、教育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乡村幼儿教师教研培训没有保证;五是教育设备设施严重不足,难于满足幼儿正常活动、教学需要。

下乡调研。

下乡调研。

  百年树人,立于幼教。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蒙养之师,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基于五华县乡村幼儿园现状,她探索出乡村幼儿园教育帮扶“四个二”模式(“二下沉”,下乡镇、下课堂;“二转变”,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方式;“二培养”,培养班主任、培养青年教师;“二抓实”,抓实园所理念宣传、抓实教研活动开展),使帮扶工作针对性地走深走实见成效。

  精准帮扶,筹措资金助力发展。她立足本园所需,在政策允许、自身可为的范围内,积极引智引资,为改善教育环境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支持。她积极联系广州市多家爱心企业,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提供保教质量提升的资金保障,筹集社会爱心捐款用于添置书包柜、区域柜、教玩具、体育器械等设施设备,让乡村幼儿园受到更多和更加精准的资金支持。

  她还发现周江镇中心幼儿园生活用水外观发黄,以及有铁锈、泥沙类等悬浮物,特别是在下雨或枯水季节更无法确保幼儿园师生的用水安全。“造福一个地方,幸福几代人”,为改善和保障幼儿园全体师生的饮水安全与健康,她积极联系番禺某爱心企业捐赠校园直饮水供水系统等一整套的净水设备,并顺利交付周江镇中心幼儿园使用,让孩子们喝上安全、洁净、放心的直饮水。

  加强师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是推动园所发展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引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想补齐乡村教育的短板,一定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这项工作摆在首位”。支教期间,她每周开展常态化教研,从幼儿园一日生活到日常管理;从过渡环节到集中教学活动;从班级管理到幼小衔接;从团队建设到园所环境打造,涵盖多个专题板块的培训共计20多场次。每次活动,曾翠珍认真筹划,做深抓细,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优化教研措施,丰富活动形式,加强教师培养。她对工作的投入和付出不仅深深地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师团队,也感染了当地的村民和幼儿家长。因为乡村幼儿园经费有限,她带领老师们用废旧的木材锯成小木块添置在美工区……有些家长也主动和老师们一起出工出力,慢慢地,乡村潜在的集体能力被激发,村庄的归宿感和家乡的认同感在助力乡村学前教育的社会互助中得到了进一步塑造和增强。

  曾翠珍还参与完善五华县城乡教育共同体章程建设及考核评价,定期到五华县各乡村幼儿园开展教研乡村行活动,已辐射引领了十多所乡村幼儿园。曾翠珍手把手教学,一对一帮扶,她每到一所幼儿园,老师们都会积极热情地与她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和教育管理经验。“让乡村教师也可以看见教学的光,成为追光的人,继而成为发光的人,这是点亮乡村学前教育非常好的途径”,通过一系列的送经验送课程送教研,真正变“输血支教”为“造血兴教”,变“授鱼”为“授之以渔”,在思想、技能、素养等方面带动和辐射五华县幼儿教师队伍整体成长,为当地幼儿园构建了可持续的教育生态环境。

  多措并举,提升保育教育质量。为筑牢高质量帮扶“连心桥”,拓宽高质量帮扶“新赛道”,做优高质量帮扶“扩音器”,给五华县学前教育教研提供更加系统和专业的指导,注入可持续的有效力量,她以“做好教育共富,打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样态”为目标,依靠番禺区学前教育的强力支持,以自身作为桥梁,积极联动番禺区各所优质园,将助学力量源源不断输送到受援园。2023年,曾翠珍多次组织番禺区教育局、番禺区市桥城区教育指导中心成果推广活动和番禺区名园长、名教师工作室下沉送教活动,这些活动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富有深度,对提高本园乃至县域其他幼儿园教学教研水平有显著作用,有力地推动和提升了五华县学前教育水平。

  聚焦园所建设,以质量提档升级为目标。师资强起来了,乡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才能提起来。她从园本课程、乡村教师队伍培养、共享教师资源等方面着手,不断夯实乡村园教师的保育教育能力。例如利用乡土特色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专题讲座提升帮扶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对大环境环创设计、材料投放、作品呈现、环境运用与管理等方面开展互动研讨,为幼儿园赋予教育性和美感,并逐步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服务化。

  受援园老师们的衷心肯定也让曾翠珍更有动力。当地老师们纷纷表示,“紧张却充实”“在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构建上收获颇丰”“累,但是曾老师比我们更累,我们只需要自觉做好分内工作,而她行政管理、教学工作都要抓,远离亲人和家庭,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这些来自五华县一线本地教师的积极反馈都将激励着她继续前行。

  曾翠珍说,虽然支教园地处大山,远离城区,但这里有山有水有讲台,她将继续在这里种桃种李种春风,以实际行动将番禺理念、番禺做法、番禺经验带到五华支教地区,身体力行体现番禺担当,将基础教育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工作落实落细做优,提升乡村幼儿园办园水平,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乡村幼儿也能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刘单燕

  通讯员  穗教宣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林涛   校对:陈学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