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援疆是国家支持新疆发展的重要战略。广东援疆始终把职业教育援疆、技能援疆放在突出位置,紧贴民生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组团式”援疆效果,以特色学院建设与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为抓手,不断推动喀什地区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2024年3月,新一批广东援疆柔性工作队进疆,以职业技能帮扶喀什技师学院。2025年7月,11名广东援疆柔性工作队成员顺利完成援疆任务期满返粤。在这一年半里,广东援疆柔性工作队牢牢把握“智力援疆、技术援疆、文化润疆”总体要求,在喀什技师学院技能竞赛高水平突破、师资队伍专业化提升、思想政治建设体系化推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提升南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当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服务大局,向国家级标准技能竞赛无缝衔接
技能大赛对提升技工院校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过去一年半来,广东援疆柔性工作队助力喀什技师学院参与省部级以上技能赛事12场,培养获奖选手216人次,突破性获得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金牌12枚,办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第二届“粤菜师傅”职业技能竞赛等赛事,开创全国技工院校承办省级一类赛事规模之最,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2024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23个赛项全程落地喀什技师学院,覆盖工业机械、汽车维修、供应链管理等重点领域,刷新全国技工院校承办省级一类赛事纪录。
为做好相关赛事筹备,在广东省人社厅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导下,柔性工作队牵头成立竞赛工作组,制定《喀什技师学院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统筹完成国家、自治区、地区三级赛事组织任务。
“我们创新设置了‘粤新联合实训’‘赛教融合专班’等机制,组织300余名选手开展特训,并协调了广东9所院校开展跨省技术指导,助力喀什技师学院参赛选手斩获佳绩。”援疆教师邓导平介绍。在邓导平、吕阳等一批援疆教师悉心辅导下,喀什技师学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39个奖项,在全疆技师学院中排名第一,突破学院历年获奖记录。
2025年5月,喀什技师学院师生选手在喀什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共斩获25项个人奖项、1个集体组织奖。
而日常教学中,柔性工作队将竞赛标准转化为教学项目,将竞赛内容分解为课程模块,推动“赛教融合”常态化培养。“我们移植广东物联网竞赛标准到喀什,开发校本化赛训教材,全方位指导青年教师提升业务素养。”援疆教师何景新团队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到教研创新等维度筑牢根基,帮助当地结对教师在自治区物联网双人赛中实现“零的突破”。
建立“队员带教练、教练孵选手”三级培养体系,在机电工程系推行“靶向攻坚制”,选拔师生组成核心竞赛团队,通过“项目承包+阶段考核”方式突破技术创新瓶颈;依托援建优势推动“岭南—喀什竞赛资源库”建设,创新建立虚拟仿真实训体系,将CAD机械设计赛项与生产性实训深度融合,指导师生包揽地区选拔赛双项第一……高效率推进赛教资源共享,高精度构建竞赛人才梯队,实现喀什地区技能人才培养与竞赛成绩提升的双赢效果。
固本强基,以工学一体化改革激活师生动能
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柔性工作队高慧兰、吕浩然等人引入广东省工学一体化改革经验,牵头完成喀什技师学院6个专业17门核心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过程,在全链条上优化当地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2025年6月24日,2025年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在喀什技师学院开班,进一步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我们强调企业参与教学,比如引入广东电商产业的先进经验,重建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提升本土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援疆教师林国青说。为助力汽车系专业教学改革,援疆教师邹成斌还联络后方学校捐赠了多功能汽车钣金基础实训台,既满足模块实训需求,又深度对标汽车维修行业最新技术标准。
喀什技师学院的多功能钣金基础实训台设备,聚焦汽车钣金领域核心技能培养,帮助学院师生扎实掌握行业技能。
“一体化课程实施注重实用和成果转换。在新能源汽车学院,我们申报了汽车钣金与涂装高技能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研发外力碰撞损伤器项目的开发也已申报专利,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邹成斌说。“任务工单+企业工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也培育出了许多更符合新疆当地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
除了“管肚子”,还要“管脑子”。培养本地人才,不能只聚焦学生群体,还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援疆教师高原介绍:“我们构建了‘1+3+X’传帮带体系,也就是每位援疆教师结对培养3名骨干教师,并辐射多个教研组。”如今,在喀什技师学院,“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已覆盖了学院九成核心专业教师,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协同育人机制。
2024年4月,喀什技师学院43名青年教师与14名广东援疆教师结为师徒,着力为受援地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此外,柔性工作队持续开展“三阶递进法”——每周示范授课、每月联合备课、季度成果展评,帮助本地教师快速成长。联合广东专家开展线上研修,指导本地教师撰写学术论文和课题申报,全方位深化“传帮带”体系,系统性激活当地师资队伍动能。
铸魂育人,在项目化文化浸润中夯实思想根基
喀什技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疆技工教育系统的首家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是第十批广东援疆教育援疆的重点建设内容。雷明兰、王建生等援疆教师以体系化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一核四维”思政育人体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文化浸润四大模块,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政育人保障,引导各族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10月26日,喀什技师学院举行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此次竞赛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政教育的深入探索与实践。
在法治教育方面,柔性工作队精品化打造“红石榴模拟法庭”品牌平台,首创“案例库建设—校际联赛—社会普法”培养链路,覆盖学生4200人次。
“我们通过选拔培训,联合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在法律文书制作、角色塑造、台词优化、仪表仪态等方面全力指导本地老师和学生,努力培养更多具备法治素养的专业技能人才。”援疆教师庞少杰介绍,在2024年自治区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中,喀什技师学院代表队以法学素养、语言表达、临场应变三项满分,从多个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中职组一等奖,包揽自治区、地区两级冠军。
喀什技师学院代表队凭借出色的表现和深厚的法治素养,获得2024年自治区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总决赛中职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为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文化润疆,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柔性工作队创建“红石榴”宣讲社,开创实施“典耀中华”经典诵读项目,组织师生打造了10个中华经典诵读节目,并参加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在多个组别中取得优秀名次,其中《英雄归来》等作品广受赞誉,在喀什地区形成一定影响力。
2025年5月,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喀什地区决赛中职组比赛中,喀什技师学院学生组作品《英雄归来》夺得第一名,职工组作品《我们的青春》荣获第二名,《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荣获第三名。
今年7月,喀什技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举办“珠水润天山·典耀中华”经典诵读汇演,以红色主题为鲜明脉络,引导广大青少年在经典诗文的浸润中,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厚植家国情怀。生动鲜活的实践形式,赢得现场各族观众的热烈反响。
广东援疆柔性人才以“传帮带”播撒火种,为受援地培养更多能工巧匠,打造了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下一步,广东援疆将持续加大人才柔性援疆力度,结合喀什地区和喀什技师学院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广东经验和资源优势,推动喀什技师学院打造成为南疆技能人才培养标杆院校,让智力援疆的长效机制深深扎根边疆大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静
通讯员 广东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