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荔湾区召开文商旅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省、市旅游发展大会要求,全面部署荔湾区文商旅高质量发展工作,为荔湾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注入强大动能。
顶层设计,锚定文商旅融合发展航向
近期,荔湾区印发《广州市荔湾区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全面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都市旅游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州市荔湾区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25-2030年)》,提出构建“一核、两带、三廊、九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都市旅游示范区。印发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美食文旅融合发展工程,高起点规划培育四大美食集聚区。
融合创新,激活百亿级产业发展动能
近年来,荔湾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充分发挥商贸产业良好基础和旅游景点辐射效应,不断提升文商旅融合发展水平,聚力打造百亿级旅游休闲产业。2024年荔湾区共接待游客7155万人次,同比增长7%;文旅融合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80.6%。
文化基因产业化,建成广州首个生产性非遗集聚区,引进各类非遗工作室27家。精心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品味西关”,成功推动西关美食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首推“荔湾礼物”文创旗舰店,不断推动文化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成效显著,恩宁路、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入选住建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商旅融合场景化,白鹅潭商务区世界级地标商圈加快建设,一批高端酒店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强势入驻,“永不落幕的美食文化节”等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形成“文化地标+商业旗舰”的复合型业态矩阵。永庆坊、白鹅潭商圈被商务部评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创新举措。大西关岭南特色商圈入选广州市首批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之一。区域协同示范化,与佛山禅城、南海共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全省首个非遗城际活动品牌,联合推出民俗活动、主题线路及文化联展。今年春节假期全区接待游客约274.63万人,广佛都市圈双向客源交互量居全省首位,区域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乘势而上,开启文商旅融合发展新篇
会议指出,要提升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当前文商旅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大势,深刻认识荔湾推进文商旅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正视当前荔湾文商旅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不足,持续优化存量、提升质量、扩大总量,以文商旅高质量发展激活城区发展澎湃动能。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商、以商承文,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推动文商旅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要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十五五”时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在顶层设计上体现高质量。要发动社会参与,拓宽旅游消费渠道,在文旅项目建设上体现高质量。要放大经济效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丰富全域旅游内涵,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上体现高质量。要注重内外兼修,打造一批文商旅休闲空间,借势做好文旅宣传,在城区品质塑造上体现高质量。要做好配套保障,强化旅游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上体现高质量。
下一步,荔湾区将立足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千年商都发祥地资源禀赋,以“三大平台”建设为抓手,按照“优存量、拓增量、提质量、育变量”的思路,打造文化创意和旅游休闲产业,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完善旅游资源体系,开展花地河旅游策划,加快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结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发挥文化高地、城市客厅作用,讲好荔湾故事,塑造“最广州”“最岭南”“国际范”的旅游城区。提升旅游景区和重要景点品质,争创一批A级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强化全区文商旅体活动策划,打造“一个核心主题、四大响亮名片、十二个主题月、千场精彩活动”。深化与佛山禅城、南海合作共建,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尽快通过国家验收。聚焦文旅产业加大招商力度,抓好如意坊滨水文商旅综合体等一批文商旅项目建设,打造更多精品文旅项目。推进公共文体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改革,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特色文化服务供给,强化“荔湾礼物”文创品牌。聚焦打造特色商圈,高标准打造白鹅潭世界级地标商圈,精心建设大西关(上下九-永庆坊)特色商圈,推动专业批发市场展贸化、平台化、商圈化转型发展,挖掘文商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建设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域。
荔湾区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全面激活岭南文化基因,持续释放“千年商都+岭南文脉”叠加效应,培育丰富的文商旅消费场景,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都市旅游示范区,努力打造“以文兴旅、以旅促商”的融合发展典范。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伟峰
通讯员 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