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想打官司,但一直担心不会写状子,现在照着法院的模板填表格就行。”6月9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李女士刚通过要素式起诉状示范文本完成一起劳动争议的立案。
据统计,在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案件中,有78%的案件自然人未聘请律师。为切实帮助普通诉讼参与人做好诉讼材料准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印发通知,针对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离婚纠纷等11类常见多发民事案件提供统一规范的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
摄影:方志亮
南海区人民法院积极响应,研发上线“示范文本辅助生成智能设备”,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16台智能终端设备陈列于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可以借助这些设备,按照系统的提示,利用简单问答、对照模板填写、扫描传统起诉状自动转换等方法,快速生成并打印出“表格式”起诉状。
该系统还嵌入了AI问答功能,随时解答群众“看不懂”“不会填”的疑惑。另外,南海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了辅导站和专项服务窗口,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随时为当事人提供“一对一”指引。
为了让群众享受“指尖上的便利”,南海区人民法院官网开设了要素式诉辩状模块。当事人既可以以表格形式填写起诉答辩信息,又可以上传传统起诉状实现“一键转换”,足不出户完成立案准备工作。
南海区人民法院更重视示范文本在先行调解等环节的应用。在和解中心和综治中心,法院各放置了一台“示范文本辅助生成智能设备”,为当事人选择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提供了便利。
来南海法院办理立案的翁友冠律师表示:“示范文本辅助生成系统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解决了当事人无法精准表达诉求的痛点,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案件,避免反复诉讼造成诉累。”
据悉,2025年1月-5月,南海法院已在一万多宗案件中应用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总体应用率达77%,庭审效率提升30%以上。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慧诗
通讯员 马卓尔 吕慧敏 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