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国际志愿者日丨累计志愿服务5000+小时后,他这样说……

2023-12-05 21:02 来源:南方网 潘心怡

  南方网讯(记者/潘心怡 通讯员/粤红)2023年12月5日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今天,一起了解广东省5位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动人故事。

  唐建华,男,现年48岁,现担任广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副队长,东莞市红十字会志工委成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道关怀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造干机采分队副队长,累计服务时长5641.5小时。唐建华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无偿献血奖项,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中国红十字终生志愿者”“中华骨髓库优秀志愿者”“东莞市最美人道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02年起,唐建华坚持无偿献血21年,个人无偿献血量达5万毫升。他参与东莞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筹备、组建工作,连续17年活跃在无偿献血宣传动员的一线。2010年,他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动员陪伴志愿服务,并推动设立东莞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道关怀项目。

唐建华参加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唐建华参加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2012年,他为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东莞市第3例捐献者,也是东莞市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位红十字志愿者。同年,他发起成立东莞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造血干细胞机采分队,发动志愿者在全市固定献血点和流动献血车进行常态服务,设立专门岗位开展造血干细胞和机采成分血招募。通过常态化宣传,有效促进了市民捐献血小板的热情,更保障了造血干细胞的入库质量。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同时也是强大的。”唐建华在广东省内率先推动建立东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道关怀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捐献陪伴,促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挽救他人生命;他还定期组织捐献者开展宣传联谊活动,带领服务队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义务宣讲,向市民展示“我捐献、我快乐、我健康”的理念。

  尽最大努力帮助血液病患者获得新生希望,是唐建华的公益梦想,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力源泉。

唐建华陪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唐建华陪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徐桂容,2010年开始投身志愿服务,2021年加入广州市红十字会城市救援志愿服务队,以“接受爱、回馈爱”的心态服务社会。她在家需要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两个重症脑瘫儿、瘫痪在床的婆婆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公公,其余时间她几乎都投入到红十字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2006年,徐桂容得知医学院十分缺少遗体捐献者,跟儿子、舅妈和婆婆商量后,决定都加入捐献遗体志愿者队列。2023年,徐桂容儿子不幸离世,她通过红十字会捐献儿子的遗体,兑现了当年的承诺。她还对家属亲友宣传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意义,共协助6人办理捐赠器官、遗体捐献登记手续。一位她服务多年的高位截瘫孤寡老人在离世后捐赠了眼角膜和遗体。

  2018年,徐桂容开启了“义剪”之路,到小区、公园、精神康复医院等地,给残疾人、孤寡老人和流浪人士等义务剪发。通过义剪,她倾听老人和残障人士的心声和烦恼,鼓励他们重新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她还为青少年设计了“研学计划——助残技巧”,让大家了解身边有特殊人士需要帮助时,应如何帮助他们。

  在新冠疫情期间,她作为广州市红十字会城市救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就地为社区服务,抗疫志愿时长507小时。她与各方联系、沟通,为城市救援队筹集5万只爱心口罩,积极参加应急救护保障及宣讲工作,并完成队伍秘书组和宣传组的工作。

  2010年至今,徐桂容为外来求医的重症患者提供治疗期间免费入住广州小家的服务。她探访特殊人群家庭,做他们的知心人,并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临终关怀,提供协助办理身后事等力所能及的服务。

  廖贡越,男,现年73岁,中共党员,2018年注册成为“志愿中山”志愿者,2021年注册成为中山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曾获中山市2022年度“最美红十字志愿者”、 中山市委老干部局“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等超20项荣誉。

  廖贡越出身抗日军人世家,同为党员的老父亲是他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引路人。他在退休后不久,就加入中山当地的志愿者组织。

廖贡越(右一)跟随市红十字会探访慰问残障人士

廖贡越(右一)跟随市红十字会探访慰问残障人士

  “只要我还有气有力,我就会继续做下去!”业余时间,廖贡越几乎都奔走在志愿服务一线,先后参加中山市东裕社区独居老党员和独居老人慰问活动、中山市委老干部局志愿服务队组织的老干部志愿活动、中山市东裕社区每周一次的睦邻志愿活动。每次活动,他总是早早到达现场。

  尽管廖贡越患有冠心病,曾做过两次搭桥手术,但他近年来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超300次,至今已服务社区居民群众上万人次,把“热心”二字刻在了骨子里。

  2021年,廖贡越成为中山市红十字志愿者合唱团的一员。他担任合唱团的摄影师,还参加中山市红十字会和社区红会的志愿服务项目。从募捐箱项目、军旅历史讲解到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廖贡越都积极参与其中。

廖贡越(左一)在暖心家园项目中探访困难老人

廖贡越(左一)在暖心家园项目中探访困难老人

  凡人微光,也能照亮别人。廖贡越退而不休,带头发挥党员作用,用朴素的行动彰显了一名老党员、一名退役军人的初心和担当。

  郭航,男,现任汕头市红十字水上应急救援队副队长、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2020年被金砂街道党工委、金砂街道办事处评为“最美抗疫志愿者”,2020年被共青团汕头市金平区委员会评为“优秀抗疫青年志愿者”,2023年被广东省红十字会评为“全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2019年成为红十字志愿者以来,郭航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普及、防溺水宣讲、水上安全救援保障等红十字志愿服务。截至目前,i志愿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300小时。

  郭航也是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队的一员。他经常活跃在学校、社区、企业、公园等地,为大家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每年暑假,他走进中小学,为学生宣传防溺水等应急救护知识。截至目前,郭航共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普及、救护员培训、进校园防溺水宣讲等活动共80余场,受益人数超过4万人。

为学生传授防溺水自救互救知识

为学生传授防溺水自救互救知识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郭航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2021年5月,汕头市红十字水上应急救援队组建,他积极报名参加并担任副队长一职;2022年7月2日23:00,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大坑村因下强降雨致水库漫堤,部分村居的积水漫至群众胸口。在接到任务指派后,郭航等人连夜组织十二名队员半小时内做出响应,于7月3日00:30紧急赶赴谷饶镇开展搜寻和转移群众作业。

在谷饶大坑村水灾现场转移群众

在谷饶大坑村水灾现场转移群众

  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郭航坚守着公益初心,用心做公益事业,不断散发着光热和温暖。

  陈哲,男,现年53岁。2018年成为红十字志愿者以来,积极参加应急救援、救护培训、赛事保障、防疫抗疫等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累计时间4923.1小时。

  在参与赛事保障志愿活动外,陈哲不断提升自己的宣讲科普能力,获得了AHA认证导师、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小黄人应急救护员等资质。他在工作之积极寻找时间参与赛场救护服务队场活动,为深圳市民打开一扇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的窗口。

  2019年11月,热爱户外运动的陈哲在爬山时碰到了一位从山上跌落受伤的男子。陈哲快速来到伤者身边,对其进行全身检查,发现其左上臂有擦伤红肿,大腿严重出血。凭着学过的急救知识,陈哲对伤口进行加压止血并给予包扎,在上臂骨折处做了简单的固定,陪同伤者直至120救护车抵达现场。

  2021年10月,陈哲接到任务,带领4位队员来到新疆铁门关市,考察马拉松赛道,制定保障计划,安排执勤岗位,组织当地蓝天救援队及四叶草公益组织进行赛场救护培训。在短短五天时间,他快速培训出了一支500多人的保障队伍,为铁门关马拉松比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

  2022年4月,新冠疫情期间,陈哲接到通知需要去上沙社区抗疫前线。他毫不犹豫奔赴前线,上门为居民做核酸,送快递。每天结束后,衣服都能出很多汗水,身上起满湿疹。但他坚守了一个多月,保障了上沙居民的安全。

  陈哲加入深圳市红十字赛场救护志愿服务队以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经过不断学习与历练,逐渐成为赛场救护志愿服务队的业务骨干。在多次马拉松赛事中担任应急救护保障团队管理角色,带领赛场救护队保障各类赛事的安全举办。他是深圳市红十字赛场救护志愿服务队的标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他是红十字志愿服务精神的积极传播者。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林涛   校对:梁洁萍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