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最新动态

广东教育援疆:从“输血帮扶”向“活血提质”转变

2025-04-08 14:32 来源:南方网

  教学楼主体建筑已经封顶,室内外装修,管网工程同步进行……疏附县广州新城完全中学施工现场,项目建设一派热火朝天,确保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这是广东教育援疆的重点项目,已投入援疆资金2.2亿元,预计新增学位3500个,并由广东知名学校管理团队进驻运营,力争三年内打造成在喀什地区名列前茅,且兼具岭南特色与援疆印记的完全中学。

疏附县广州新城完全中学效果图。

疏附县广州新城完全中学效果图。

  大手笔投入、高水平建设、高质量运营……在受援地“从0到1”打造一所完全中学,这在全国援疆省市中属于开创性尝试,也彰显出广东教育援疆工作的决心和气魄。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是广东支援喀什地区和兵团第三师15周年,也是第十批广东援疆干部人才进疆第三年。近年来,广东援疆联合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在“十四五”教育援疆任务基础上,新增出台《广东省教育援疆规划》,实施项目141个,广东省教育厅共选派支教教师及大学生1136人次,推动教育援疆从“输血帮扶”向“造血强基”“活血提质”转变。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大力推进思政教育、国通语教育

  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校道两旁的长廊上,张贴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标语。“习爷爷的教导记心间”“听习爷爷的话”等系列主题课程定期举行。一到放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社团活动火热开展。武术、剪纸、广绣、书法……孩子们遨游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不亦乐乎。

在广东援疆支持下,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校园面貌不断提升。

在广东援疆支持下,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校园面貌不断提升。

  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是广东援疆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示范校,在校园建设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特色,并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协同发力,落实好立德树人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去年获评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广东援疆教师为学生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广东援疆教师为学生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广东教育援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关键作用,深化思想浸润,推动实现融心铸魂。创新推出“行走式思政课”教育品牌,统筹推进研学实践、阵地建设、课程开发与联盟共建,联合107所学校建成边疆红色文化长廊42处,开发胡杨精神系列精品课程23门,开展全学段思政教育联盟跨区域教研12次。

  在伽师县第四中学,由广东援疆教师创设的“周末餐桌故事”,成为学生家里的餐桌上“招牌菜”。一到周末,学生们从学校带回一则简短、意蕴深刻的故事,在餐桌上向家人分享,让家长、孩子之间心贴得更近,也营造学说普通话的浓厚氛围。

广东援疆教师为新疆当地学生开展书法义教,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广东援疆教师为新疆当地学生开展书法义教,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小餐桌”带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现“大变化”,这是广东援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鲜活实践。近年来,广东援疆协调全省约800名大学生赴疆助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联合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题培训达23场。累计开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融合课程12门,创新诗词鉴赏、古曲新唱等形式,以此为基础打造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2所。此外,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融入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全场景,使中小学普及率高达98.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除了校园,更应走出社会,提升覆盖面,让各族群众在练好听说读写基本功的同时,向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拓展。广东援疆强化社会协同,实施“银龄之声”诵读工程,组织老年群体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47场,覆盖6800人次。推动推普活动入户、入厂、入场,让援疆教师成为普通话的宣传员、辅导员、示范员,构建教师引领、家庭参与、社区联动的浸润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网络。

  深化“造血式”教育帮扶

  高水平打造师资人才队伍

  近日,南疆入春,春暖花开。广东援疆教师、支教大学生犹如春日园丁,以精品课程为养分,呵护蓓蕾,以待边疆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新学期,在伽师县书法义教实验班里,学生们收到了崭新的书法练习册——《天天练•书写小明星》写字课程资源书籍,并根据要求规范,认真写好汉字。这套书籍,由伽师县教育局携手广东援疆驻伽师支教团,以伽师县区荣炎书法名师工作室为纽带,汇聚粤新教育专家名师,围绕小学语文生字词内容研发而成,更有效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参与编写该书的广东援疆教师区荣炎介绍,佛山市、伽师县教育部门建立了“日对接、周教研”机制,积极组织各自的教育专家和名师参与。两地112名专家开展60多次线上线下交流研讨,共同探讨写字教育的最佳路径,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粤新两地教师共同研讨备课。

粤新两地教师共同研讨备课。

  精品教材与精品课程,是粤新两地教师携手互进的成果。广东援疆驻兵团第三师支教团团长刘青介绍,两地教师共同备课、交流教学经验,线上相互实施教学活动的课题选定、教学实施、课后评议、总结与反思等环节,既丰富了受援地信息化课堂教学手段,又为新疆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交流平台。

  师资是教育援疆工作的“牛鼻子”。在广东省教育厅支持下,广东援疆聚焦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三类关键群体,实施“导师领航计划”,组织126名广东援疆教师与本地教师建立“成长共同体”,通过每日微教研、每周示范课等机制开展精准带教,师徒结对400余人次;开展网络教研6000余节,培养学科带头人58名、教学能手217名。依托“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幼儿园名书记名园长送教活动,面向受援地58位幼儿园书记、园长和80余位教学管理骨干开展专题讲座和公开课14场,向受援地幼儿园输入广东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优质教学资源。推动南疆318所粤新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覆盖师生超24万人次。

广东教师进疆送教。

广东教师进疆送教。

  除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在广东援疆支持下,南疆高等教育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喀什大学与广东医科大学等12所高校签订战略协议,联合培养18名医学专业人才。强化科研攻关支撑,共建南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联合实验室,开展重大疾病防控研究3项,申报民政部横向合作课题8项。创新人才成长通道,选派喀什大学青年教师赴粤高校进修,形成“学科共建—师资互派—成果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新疆当地教师到广东交流进修。

新疆当地教师到广东交流进修。

  坚持数字化、智慧化方向

  推动校园环境设施迭代升级

  在疏附县广州新城完全中学建设现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进行。这是广东教育援疆的重点项目,目前已投入援疆资金2.2亿元,总占地面积200多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楼4栋、实验楼和综合楼2栋以及食堂、报告厅、体育馆等。建成后将面向喀什地区招生,预计可新增学位3500个,有效缓解初、高中入学高峰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此外,学校将建立“粤喀协同、援受结合”的帮扶机制,由广州优质学校托管,选派专业管理团队进驻,力争三年内打造成在喀什地区名列前茅,且兼具岭南特色与援疆印记的完全中学。

广东援疆在受援地校园打造了一批声像图书室。

广东援疆在受援地校园打造了一批声像图书室。

  在疏附县第二中学,校园声像图书室已经投入使用,成为学生们玩耍学习的新去处。点击触摸屏、扫码取书、人机交互……学生们沉浸在阅读的海洋和科技的奥秘中。针对受援地教育信息化、数智化水平低下等问题,广东援疆集中力量,为受援地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8间总面积超2500平方米的声像图书室。

  校园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是推动教育援疆工作的重要枢纽。广东援疆实施“乡村教育振兴数字化行动”,为151所农村学校配备智慧教学设备,依托“双融双创”项目搭建教师协作平台。此外,开发“粤教云”资源库整合优质课程3000余课时,建成37间智能直播/录播教室,探索“云端备课-在线授课-智能评课”全流程数字化教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边疆精准辐射。

广东援疆依托喀什技师学院打造新疆首个粤菜学院,以“粤菜师傅”进疆工程推动技能援疆、文化润疆。

广东援疆依托喀什技师学院打造新疆首个粤菜学院,以“粤菜师傅”进疆工程推动技能援疆、文化润疆。

  在喀什技师学院,广东援疆支持建成自治区首个技工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粤菜学院和双创中心,并助力该校入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成电商直播室、无人机实训基地等6个产教融合平台,打造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此外,深化“订单培养+跟岗实训”双向赋能,开设23个订单班,选派175名师生赴粤跟岗学习,实现教学标准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喀什技师学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的奖牌数量在全疆技师学院排名第一。

喀什技师学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的奖牌数量在全疆技师学院排名第一。

  广东援疆以发展职业技能教育为支撑,突出产教融合拓宽南疆青少年成才路径,深化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推动实现融能育才。近年来,在广东援疆支持下,受援职业院校获国家级竞赛奖19项、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13项。其中,喀什技师学院在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39个奖项,金牌12枚,在全疆技师学院排名第一。

  来源:广东援疆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