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由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小安大模型一体机发布会暨示范建设启动会”在广州海珠区中大门艺术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国首个聚焦工贸企业园区安全管理的轻量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小安”企业安全服务大模型一体机及“小安AI安全巡查员”企业安全服务智能体(以下简称“小安”)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领域迈入“主动感知、智能预警”的新阶段。
四大核心能力,覆盖企业安管全场景需求
据了解,“小安”采用全栈国产化架构,实现数据本地闭环处理,确保零外泄。系统具备开箱即用推理能力,无缝对接企业现有摄像头,无需硬件改造即可升级为AI巡查之眼,通过多模态融合分析技术,可为企业安全巡查、风险识别、隐患排查及预警处置等核心场景提供秒级响应服务。
“小安”构建了生态兼容、分层解耦、多模感知、高并发响应、轻量级部署的企业安全大模型底座。它实现了对企业园区生产安全、消防安全、治安管理、交通管控、人流监测、环境及秩序维护等七大核心场景的自主安全巡查与动态风险评估,提供全方位安全能力支撑。它深度融合安全生产专业文献、操作规程、事故报告、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专家经验等高质量语料,使其更懂安全知识、更善感知风险、更掌握安全管理流程,从而能提供高度专业化的企业安全管理服务。
据悉,“小安”融合文本、视觉、多模态大模型底座,创新提出融合处理框架,显著提升复杂场景识别准确率与泛化性。它支持灵活配置企业安全巡查场景,基于千级特征维度实时计算架构和企业安全知识图谱,实时扫描风险点并自动告警,3分钟内完成“感知→预警→处置”全链路闭环。
政企协同创新,开启安全管理新生态
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与广州市应急管理局、海珠区应急管理局共同启动“小安”示范建设项目,首批签约广州工控集团等标杆企业,计划年内加快推动“小安”在全国各类企业和园区应用落地,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企业安全管理转型发展。安信创业、次元突破、华为技术将协同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做好应用落地、技术服务、算力支持保障,助力“小安”实现轻量化部署。
“小安”是应急管理领域国产化大模型的首次规模化应用,通过“技术穿透管理”,让风险防控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为新质生产力筑牢安全底线。“小安”的落地标志着广州在“智慧应急”领域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据悉,“小安”已在广州市海珠区商业企业园区率先落地,在试点园区覆盖15万平方米园区,实现日均巡查15万点位,风险隐患识别效率较人工提升8倍。
活动同期举办的中大门时尚港现场观摩,集中展示了“小安”在园区生产运营、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安防管理、人流监测等场景的实战应用。参会企业代表表示,“小安”让安全管理从“人海战术”转向“科技战术”,为解决企业安全管理资源不足问题提供了未来路径。
本次发布会不仅是一款产品的亮相,更是安全生产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宣言。随着“小安”的全国推广,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生产力”,为千万企业织就一张“全时全域、智能精准”的安全防护网,让新质生产力在安全的轨道上加速奔跑。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子瑜
通讯员 海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