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粤今年近七成提案已获答复 高速有望实现手机支付

2017-08-29 07:09 来源:南方网 占文平

 

  半年已过,年初省“两会”上政协委员们提交的提案办理情况如何?南方日报记者近日从省政协提案委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省政协提案委共收到提案866件,立案657件,其中有441件获相关部门答复,占比为67.12%。

  南方日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相关部门在答复提案时透露民生信息,如我省将探索设立“民间河长”、职称获得截止时间有望调整为每年12月31日、高速公路过路费有望实现手机支付……

  A 省环保厅答复

  探索面向社会招募“民间河长”

  今年省“两会”上,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了《关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提案》。提案指出,近年来,我省水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河流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全省建成区共有黑臭河流243条,治理压力巨大。当前的水污染问题是过去城市快速扩张、治水路径偏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公众参与不足也是造成水污染治理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提案针对我省水环境治理公众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方面建议:提升公众参与规定的可操作性;扩大信息公开范围,逐步建立全省重点水污染源台账并公开基本信息;拓展信息沟通渠道,利用互联网建立水环境—交通网络及大数据库,让公众实时掌握工厂点位及特征污染、城市易涝点等信息;降低环保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等。

  省环保厅在答复时表示,接下来将积极吸纳提案意见,鼓励、引导公众参与,提高治水成效。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治水信息公开机制,结合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借助大数据技术,建设视频监测系统,整合水质自动采样、水文信息等,使公众能实时了解河流水质信息。另一方面,结合全面落实“河长制”,开设河道治理微信公众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了解河道治理信息,实施“阳光治水”。公众发现有管理不到位或有破坏河道的行为,可以通过APP、微信等动态参与河道治理监督。同时,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治水考核机制。今年5月,省环保厅协同省住建厅重点挂牌督办47个黑臭水体治理,考核验收引入问卷调查,群众满意度成为评判是否完成整治任务的一个依据。

  省环保厅表示,还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参与水环境治理。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及其骨干进行水污染监测、水环境调查等环保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社会环保组织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素质和能力。探索面向社会招募“民间河长”,通过“民间河长”收集群众的治水意见,并及时向 “官方河长”反馈,协调群众与政府良性互动沟通,从而带动更多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

  此外,还将推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引入互动式、体验式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宣传实效。

  B 省人社厅答复

  职称获得截止时间有望调整至每年年底

  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陈一珠提交了《关于调整职称截止时间的提案》。提案称,我省现有职称年限截止日期设计不合理,导致文件规定的符合条件的每3年可以申报上一个等次的职称变成要4年才能申报。因为我省每年的职称评定时间是10月—12月,但计算下一个等次职称的获得时间到申报上一个等次职称的年限截止期是每年的8月31日,导致专业人员要耽搁一年才能申报。

  提案建议,将我省职称获得时间截止期从每年8月31日调整到每年12月31日,这样就和职称评定的截止期一致,真正实现每3年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报上一等次职称,以利于我省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省人社厅在答复中表示,提案很有针对性,并透露:根据国家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有关部署,当前省人社厅正牵头研究制订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提案中“将职称获得时间截止期从每年8月31日调整到每年12月31日”的有关建议,该厅将在修订完善我省各系列(专业)职称评价标准过程中予以采纳吸收,不断提升职称评审的科学性,更好发挥职称评审对广大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的“指挥棒”作用。

  C 省卫计委答复

  将启动城市三甲医院人员下沉基层计划

  省政协委员张爱民提案建议,将省、市级医院中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派遣到粤东西北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省卫计委日前答复透露,广东将启动城市三甲医院人员下沉基层计划,每年全省三级医院将有约2000名卫生技术人员到县以下医疗机构工作。

  提案称,当前粤东西北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存在医疗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严重。为此,建议参考一些发达国家年轻医师自愿义务到非洲国家服务的实例,出台相关的政策或规定——让深资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务人员每年到当地市、县级基层医疗单位服务一周到一个月。

  省卫计委在答复中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启动城市三甲医院人员下沉基层计划。2017年到2019年,每个城市三甲医院每年派出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选派的人员到县级以下医院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根据匡算,每年全省三级医院将有约2000名卫生技术人员到县以下医疗机构工作,将大大增加优质资源下沉力度。

  此外还将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2017年—2019年,实施全科医师特设岗位计划,每个卫生院设立2个全科医生岗位,给予6万元财政补助,聘请具有丰富临床一线经验、熟练诊治专科疾病的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

  D 省食药监局答复

  将加大对转基因食品抽检力度

  今年的省“两会”上,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提出了《关于重点打击转基因大豆非法流入食品市场的提案》。提案称,大豆是我国所有农产品中进口依存度最高的。中国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进口的大豆,不少为转基因大豆,被许可的用途是榨油和制作饲料。由于转基因大豆及制品价格低廉,有相当部分被违规加工成豆制品,直接流向了市场。提案称,由于转基因大豆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格差,一些企业违规用转基因大豆或豆粕做原料加工大豆制品。此外,现在加工食品主要用油都是转基因豆油,但都没有标识;而餐馆、学校或单位食堂也没有对豆用油和豆制品来源进行告知,消费者也没有知情权。

  为此,提案建议:对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在食品加工领域的违法使用进行专项整治;在我省实施豆制品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提高我省豆制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把无证生产、无证销售的豆制品逐步赶出市场;完善豆制品流通市场准入制度,凡在超市、商场销售豆制品的必须取得《产品非转基因证明》,等等。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提案答复时表示,赞同提案中建议,将从生产经营源头监管、监督抽检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按照《广东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强化对使用大豆为原料的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管控,加大检查频次,严格实施日常监督检查,核实大豆进货渠道及使用信息;还将加强对各环节的食品生产原料及终产品的转基因项目抽检,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存在掺杂使假、不规范标示转基因食品等违法行为的,将依照《食品安全法》严厉打击,进一步净化食品市场消费环境。

  据悉,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未按规定进行标示,除没收违法所得外,还可最高处货值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E 省科技厅答复

  将梳理制约科技创新文件和规定

  今年省“两会”上,民进广东省委会提交了《关于我省科技创新政策面临“落地难”的困境与对策的提案》。提案针对当前我省部分科技创新政策不同部门间衔接上出现断层,有些甚至互相“打架”的现象,建议加强纵向、横向联合,理顺我省科技政策的落地链条。

  省科技厅在答复中表示,我省将对现有创新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清理。按照省领导指示要求,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科技厅牵头,正在全面梳理评估近年来我省出台的重点科技创新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汇总形成“问题库”,并将“问题库”发至各政策制定职能部门和各地市,针对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同时,正在由省法制办牵头,对有关涉及科技创新的文件和规定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审查,并清理和整改制约科技创新工作的文件和规定。纳入清理范围的政策性文件分三类:一是可能妨碍创新主体开展各类创新活动的政策,如限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开展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的政策;二是不利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如影响创新型人才流动的政策、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妨碍粤港澳创新资源流动的政策等;三是妨碍创新成果推广的政策,如不利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的政策,可能限制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政策等。分别视情况予以适时修改或宣布失效。

  省科技厅在答复中还表示,在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和有效监督方面,下一步将选择一批科技创新政策示范基地,拟选择惠州、广东工业大学等相关地市、高校等,针对系列重大创新政策的落实落地进行试点示范,迅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模式,在全省推广应用。

  F 省食药监局答复

  今明两年专项整治保健食品问题

  近年来,保健食品“坑老”现象不时见诸报端,一些“中招”老人家被骗走了毕生积蓄。省食药监局近日在答复民革广东省委会提案时表示,今明两年该局将开展专项整治,重点针对药店、网络、会议营销销售的普通食品名称和标签说明书非法声称功效、疗效以及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夸大宣传等问题。

  民革广东省委会在今年省“两会”上提交了《关于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的提案》。提案称,目前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质量安全甚至欺诈销售等问题层出不穷,2015年全国消费者协会受理的保健食品投诉案例达到2389例,占食品类投诉总量的26.09%,在食品投诉中排行占第一。同时,还存在价格虚高,牟取暴利的现象,一般来说,零售价格是制造成本的10倍—30倍,甚至更高。比如,某补脑产品成本在50元以内,定价达到1960元,销售价为成本价的30多倍。建议规范保健食品销售价格,最好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取消保健食品自主定价,抑制虚高价格。

  省食药监局在答复中表示,为回应社会关切,打击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今年4月省食安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开展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决定从2017年4月到10月,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明确,从事保健食品会议营销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申请含“保健食品销售”经营项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如使用宾馆、酒店、影院或其他非注册场所举办保健食品会议营销宣传推广的,不得进行现场销售活动。提供场地的管理方应当查验会议营销举办方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留存其许可证和举办方负责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备查。

  针对药店、网络、会议营销销售的普通食品名称和标签说明书非法声称功效、疗效以及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夸大宣传的问题,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在今明两年开展连续专项整治,在细化、梳理现有法律责任条款,明确各类问题对应的法律责任条款的基础上,依法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非法声称的违法行为。

  关于提案建议的“规范保健食品销售价格,最好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省食药监局表示,当前我国是市场经济,由于保健食品并非属于资源稀缺、垄断经营或者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商品,根据《价格法》的有关规定,政府不能干涉这类商品的定价。

  G 省交通厅答复

  探索研究高速公路手机支付系统

  城市日渐拥堵,广东的ETC为何普及缓慢?ETC联名卡真有被盗刷的风险吗?日前,广东省交通厅在答复委员提案时回应了上述问题,并透露:广东除了要继续增建ETC车道外,还正依托“互联网 ”移动支付技术,探索研究高速公路手机支付系统。

  提案

  增加ETC车道,逐步减少人工收费车道

  今年的省“两会”上,龙丽娟等24位省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快速路收费智能化管理水平的提案》。提案指出,城市拥堵固然有道路资源跟不上车辆剧增的原因,但市内快速路收费口设置不合理及智能化程度低,也是重要原因。广东早在2004年就开始推行快速路智能化收费,一度走在全国之先,但如今,快速路智能化收费普及仍然推进缓慢,人工收费车道仍占多数。

  提案分析,广东ETC普及推广缓慢主要原因有:一是ETC电子标签价格高、办理点少、充电充值不方便,甚至有的用户因为嫌麻烦而退出使用,且部分电子识别设备不够灵敏,识别车辆时有出错;二是网上盛传联名卡有被盗刷风险,安全性令民众担忧;三是过路费发票一月一结,与现行越来越严格的报销制度不匹配,导致很多车辆公务活动按段次报销困难。

  为此,提案建议:增加ETC车道,逐步减少人工收费车道,最终达到市区道路全部使用ETC通道,提高市区道路使用效率;对市民购买电子标签,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加大ETC的普及;提升智能化设备的质量,研发和推广可车载充电式电子标签;增设服务设施,让市民能像“羊城通”一样便利地办理、充值、清单查询和打印等。

  答复

  增值税发票打印平台有望年内建成

  省交通运输厅在答复中表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高速公路设置了7185条车道,累计开通1720条ETC车道(数量居全国首位),ETC车道数占收费车道总量的23.9%。下一步将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要求,继续增建ETC车道,充分发挥ETC快速通行的优势,有效缓解高速公路拥堵。

  为加大ETC推广力度,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对使用非现金支付卡用户给予98折优惠;农业银行ETC联名卡对用户给予9折优惠;广发银行ETC联名卡在周末对用户给予85折优惠。此外,广东也正依托“互联网 ”移动支付技术,探索研究高速公路手机支付系统。

  对于联名卡的安全性问题,省交通厅表示:2016年12月13日网络上流传一个用移动POS机刷客户车上的粤通卡银行联名卡成功扣费的视频。经核实,事件经过是中石化云浮加油站员工使用所在油站刷卡机应用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功能刷取了自己车上联名卡广发银行账户资金,为提醒家人防范风险,将视频发给家人,后家人将视频发到网上,造成恐慌。经调查确认,该事件与粤通卡及OBU设备无关,粤通卡账户的资金是安全的。截至目前,未收到涉及粤通卡银行联名卡被盗刷的投诉,同时,各合作银行均对已发行的所有联名卡关闭“小额免签免密”功能,对新发行的联名卡默认关闭该功能。

  关于优化发票打印服务的建议,省交通厅回应,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推进收费公路“营改增”工作,准备建立全国统一的增值税发票打印平台,预计年内建成。待平台建立后,车辆用户即可在网上办理每一次通行的发票打印业务。

    文/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占文平 通讯员 邵启文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