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 精品 > 专题推荐 2021 > 2021广东网络公益宣传推广活动 > 网络公益项目

构建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广州科普2025年这样干

2025-06-16 17:22 来源:南方网

  近日,广州市科技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科普工作计划》(下称“《计划》”),今年将聚焦“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科普发展格局。

  打造科普品牌矩阵

  5月24日,2025年广州年度重磅科普活动——科技活动周开幕,第九届广州科学嘉年华、广州科技开放日等近400场科技体验和科学普及活动陆续开展。

  今年,广州将打造科普品牌放在首要位置,持续推动科普活动普惠于民。接下来,市科协、市科技局还将组织开展2025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科普帮扶活动、专题科普活动,同时联动各行业开展重大科普活动等。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2025年将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科普联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交流合作活动,发动更多港澳青少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赛事;联动大湾区优质科普资源单位,举办科技竞赛、科学教育交流合作活动、大湾区青少年科学营、湾区南山少年行等活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传播纵深发展,强化湾区科普和科学教育交流合作。

  近年来,广州科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形成“工作有法规、总体有计划、组织有网络、管理有机构、活动有经费、产业有探索”的广州经验,得到了国家部委的高度评价和推广。广州“科技活动周”“科学嘉年华”“科技开放日”“科学之夜”“科普作品大赛”“珠江科学大讲堂”等6个科普品牌入选“全国科技活动周特色群众性科技活动”。

  去年,在科技局的指导下,广州科普联盟与广东科学中心携手启动首届“广州地区科普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评选,挖掘出“‘听见花开’系列科普活动”“‘稳稳震震’地震科普品牌”“古生物、古环境科学研究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应用”“‘健康科普 我说我秀’卫健达人脱口秀大赛”“科普动漫IP‘叻科&科豆’”5个特色科普品牌项目,为打造广州特色的高质量科普品牌提供可借鉴的优质模板。

  以科普品牌为支撑,广州科普服务能力质效明显提升。据数据统计,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全市公众参与量累计达1035万人次;广州科技开放日、科普开放日等活动,自2022年起累计组织科普活动5000余场,覆盖受众1700万人次,推动全民共享科技发展成果。2024年全市科普基地线上线下共开展超4.7万场科普活动,全平台、全渠道覆盖人数超2.36亿人次。

  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科普产业体系

  绘制科普事业的宏伟蓝图,需要从科普产业处落笔,加强科普产业市场培育,推动科普展览、科普文创、科普旅游等科普产业发展。

  今年5月起,一系列的科普活动让人目不暇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广州分院活动走进广雅中学;第九届广州科学嘉年华吸引百家单位参与,打破历史纪录;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国电研凯威公司等企业开展“科技进校园”和科普基地研学一日游等丰富活动;广东省呼吸健康学会以广州国际生物岛为创新试点,联合岛上科研机构与企业打造的“生物岛南山健康科普公园”正式启动。在面上,广州已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计划》提出,要培育壮大本土科普产业,充分调动市场机制活力,推动科普与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等加大优质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科普产业化探索,推动资源合理配置与开放共享,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科普产业体系。注重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广泛吸引企业、组织、个人等社会资金力量参与科普事业发展和产业创新,健全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科普长效投入机制,推动可持续经济收益支持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科技局表示,下一步将促进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普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社会团体、新闻传媒、科普基地等多元主体不断探索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资源产业化。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邹长森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于艳彬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