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广州首个“墨子讲堂五老工作室”在越秀正式挂牌揭幕,由人工智能、海洋生态等10个专业领域老科技人员组成的越秀墨子讲堂科普讲师团也同步成立,在老科技工作者与青少年之间,架起了一座跨越代际、联通古今的知识桥梁。
百余参与者见证科普新力量诞生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承办,活动以“银乐越秀・老少‘智’向‘新’未来”为主题,在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青少年科学教育实践中心举行,吸引了老科技人员、老干部、青年科学家、小学生、银龄居民等100余人参与。
活动现场,“越秀墨子讲堂科普讲师团”宣告成立,相关领导为讲师团“五老”代表颁发聘书。这些退休科技人才凭借多年专业深耕积累的深厚知识与丰富经验,成为科普事业的宝贵财富。“越秀墨子讲堂五老工作室”在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的挂牌,更为他们投身科普事业提供了全新平台。
越秀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史明军表示,“越秀墨子讲堂”承载着“五老”奉献社会的期盼与青少年探索世界的理想,讲师团的成立将为越秀科普注入活力,助力打造科普育人沃土。
趣味讲座拓宽老少科学视野
活动当天,科普讲座精彩纷呈。越秀区中星小学近40名学子在王燕副研究馆员主讲的“昆虫世界”青少年科普讲座中,领略了昆虫世界的奇妙,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热情。随后,孩子们参观“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魅力。与此同时,40多位老干部和银龄居民走进“华南菌物博物馆”,在李泰辉研究员主持的“菌物营养与健康”专题讲座中,了解菌物与健康的关联,提升健康生活理念。广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郭俊透露,讲师团将针对老年和青少年群体需求,定制不同深度课程。
弘扬墨子精神 促进知识传承
“越秀墨子讲堂”以古代科学家墨子命名,意义非凡。墨子在力学、光学、数学等领域成就卓越,其科学精神影响深远。该讲堂以墨子精神为文化内核,致力于搭建老少皆宜的科普桥梁:面向青少年开展前沿科普活动,培养创新思维;针对银龄群体举办健康科普讲座,丰富精神生活。这不仅促进了代际间科学知识交流传承,更是越秀区以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为基层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注入新动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邹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