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2021大湾区科学论坛生命科学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谈及新冠病毒新毒株奥密克戎等疫情发展走势与应对等诸多话题。
“奥密克戎新毒株的发现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是很多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严格管控措施,这说明从近2年的抗疫实践中,世界慢慢体会到中国的做法是对的。”钟南山说。
但他同时指出,目前应对新冠疫情仍面临很多困难,部分国家患病率、病死率仍很高,背后的原因是科技发展还不够。“病毒从哪里来、中间宿主是什么、怎么传给人类等,这些问题仍不清楚;对疾病的传播规律、致病机制、早期的病生理发展过程等,我们知道的还不够多,这也是导致我们在疫苗、抗体和药物方面研发滞后的原因。”
当前,为了更快控制疫情,钟南山呼吁基础、临床、疫苗、预防等不同学科共同协作,力争做到“零传播”。钟南山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有以下几个:
一是注射疫苗,以达到历史经验所讲的“群体免疫”。钟南山说,按照Nature评估的中国疫苗效率,要到达理论上群体免疫,接种人群要达到全体人口的83%。目前我国11.5亿人完成全程接种,占81.9%,预计今年年底就将达到83%的预期指标。同时也要注意,绝大多数疫苗在接种半年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需要加强注射。“通过疫苗建立的群体免疫,将使病毒对我国的威胁大大减弱。”
二是抗体药物,近日国产药物BRII-196在美国和中国同时上市,该药物研发和设计由中国完成,包括清华大学、深圳三院以及广州实验室的协调组织等。“在我国云南、青海、内蒙古等地,很多重症病人得到了很好治疗,我国德尔塔毒株感染病死率非常低,说明药物真的起了作用。”他说。
三是继续研发药物,特别是要加强小分子药物和中药的研究。针对病毒的两个主要靶点,全球科学家都在加快研究速度。“中国有几个小分子药物已经研发成功,准备开展临床试验。此外,中药有复方、单方等不同方案,很多研究所和大学也在进行相关研究。”钟南山说。
四是科技战胜疫情需要交叉学科、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域不安,举世皆危。战胜疫情靠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是不行的。”钟南山说,国外科学家用几个月的时间就研发出mRNA疫苗,而中国目前也已经研发出四五种比较成熟的亚单位疫苗,这体现了国内国际的共同努力。
【记者】卞德龙 姚昱旸 陈理
【图片】徐昊
【视频】王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