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艳)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迎来两周年。两年来,功能更完备、发行更高效的创业板快速扩容,截至今年8月23日,新上市公司共355家,其中有77家是广东企业,占全国比例21.5%,数量居全国第一。
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以来,新上市公司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30%,总市值超2.6万亿元,占板块整体市值的21%。而从总体来看,凭借1175家上市公司、超12万亿元的总市值、超5000万名投资者……创业板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
坚守“三创四新”的服务定位,创业板为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发展的“快车道”。数据显示,新增的355家上市公司中,近9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近6成为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其中,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的新兴产业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尤为明显。与其相关的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市值占比高达66%。
两年来,创业板通过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激发市场各方参与热情,形成一个包容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资本生态。
企业融资活。注册制改革两年以来,创业板新上市的355家公司首发募集资金超3200亿元,平均每家9.31亿元,相比改革前大幅提升。525家次再融资申请拟募集资金近5285亿元,平均每家次11.1亿元,有效助力企业上市后继续做大做强。
市场交易活。改革实施以来,日均成交2166亿元,2021年成交金额54万亿,在全球市场中位居前列;投资者数量超5000万,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占比超5成,外资持有流通市值占比5.7%,创业板指自发布以来累计收益185%,涨幅位居世界主要市场指数前列。
区域经济活。注册制下新上市企业广泛分布在27个省及直辖市,排名前5的依次是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分别有77家、63家、54家、24家、23家。广东新上市企业不仅数量第一,质量也领先,2021年营业收入中位数8.8亿元,居各省区市首位。亿纬锂能、迈瑞医疗、江波龙等一大批企业通过创业板平台加快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代表。
作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深交所创业板充分发挥“主场”优势,服务“双区”建设。截至今年8月23日,创业板大湾区公司共239家,占比20%;深圳创业板上市数量最多为141家,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44家。
“创业板是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为全市场实行注册制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旦注册制全面覆盖,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程度将会大幅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会大幅增强,A股市场的生态环境将会重塑,具备更强的包容性、开放性。”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