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广东精选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抗战烽火中的呐喊

2025-07-07 08:42 来源:南方网 周存

  编者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方网推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系列,从文学、影视、美术、音乐、戏剧等不同文艺领域,带领读者回顾抗战题材的经典文艺作品,展现抗战文化中的不同侧面像,以此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播放时间:

提示信息

字幕
    倍速
      清晰度
        音轨
          倍速正常
          字幕
          音轨
          清晰度

          00:00 / 00:00

            88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场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在此背景下,全国文艺界迅速行动,以歌曲、戏剧、诗歌等形式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催生出一批饱含血性的文艺作品。让我们一起透过经典作品,感受那段血与火淬炼的民族记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战地记者方大曾第一时间前往前线,发出《卢沟桥抗战记》等一系列报道,以文字与照片的双重纪实,留下了事变最珍贵的原始档案,成为“报道卢沟桥事变第一人”。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图片资料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图片资料

          守卫卢沟桥的战士在掩体后面准备战斗。资料图片

          守卫卢沟桥的战士在掩体后面准备战斗。资料图片

            当“七七事变”消息传到上海,上海文艺界人士积极投身抗日斗争。一批戏剧、音乐、电影界的艺术家夜以继日,快速创作出三幕话剧《保卫卢沟桥》,并以中国剧作者协会会员集体创作的名义付印出版,这是抗战全面爆发后第一个反映抗战的话剧剧本。

            该剧由崔嵬、张季纯、马彦祥等17位作家执笔创作,夏衍、郑伯奇等人整理剧本,仅用了十多天时间就将话剧排练完毕,并于1937年8月7日在上海蓬莱大戏院首演,轰动全国。

          话剧《保卫卢沟桥》

          话剧《保卫卢沟桥》

            作曲家冼星海与作词家塞克(陈凝秋)为该话剧担任音乐创作,其创作的歌曲《保卫卢沟桥》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全民抗战”的信念。它以激昂的旋律和热血的歌词,记录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历史起点,成为激励全民抗敌的精神号角,是抗战初期最鲜活的“声音记忆”。

          《保卫卢沟桥》 作曲 冼星海 作词 塞克

          00:00/00:00
          Error loading: "https://gdvideo.southcn.com/d05f41255a4571f0aa6e5017f0f90102/b611a99fee2648728db856bb3fbf531f-4e358bec5c9606fe7d9b0c4a5415c93a-sq.mp3"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首由作曲家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在“七七事变”不久后问世,很快唱遍全国,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抗日救亡歌曲,成为当时激励中华民族奋起抗击日寇的铿锵战歌。

          油画《七七事变·卢沟桥》(2009年) 作者 杨克山 崔开玺 中国美术馆藏

          油画《七七事变·卢沟桥》(2009年) 作者 杨克山 崔开玺 中国美术馆藏

            回溯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文艺界的抗战动员早已开始。

            1934年,田汉与聂耳创作的《毕业歌》用“同学们快拿出力量”的青春呐喊,唤醒了知识青年的救亡意识;1935年问世的《义勇军进行曲》更是发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世纪强音;张寒晖1936年创作的《松花江上》,通过“九一八,九一八”的泣血咏叹,让当年三千万东北同胞的乡愁化作抗战燃料。

          《松花江上》词曲 张寒晖

          00:00/00:00
          Error loading: "https://gdvideo.southcn.com/f0a50e885a4571f0929d6732b68e0102/955922a8f8cf4f2dac37a8d6a161fe91-9cb4fe24e2c5a328da06b200163021a0-sq.mp3"

            在美术领域,1932年,胡一川创作版画《到前线去》,以木刻刀粗粝的线条勾勒出赴战场的青年形象;李桦于1935年创作的版画《怒吼吧!中国》,成为民族觉醒的视觉象征……各领域的抗战作品如潮水般不断涌现,在当时对唤醒全国人民的国家意识、鼓舞军民斗争精神,发挥了极大的励志作用。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1995年电影《七七事变》用银幕重温这段历史,展现佟麟阁、赵登禹等29军战士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再现了中华儿女全面抗战的伟大史诗。

          电影《七七事变》

          电影《七七事变》海报

            抗战胜利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些用血与火淬炼的艺术结晶,依然闪耀着震撼人心的光芒。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这些作品证明:在民族存亡之际,文艺从来不是无用的摆设,而是划破黑暗的匕首,是照亮前路的火炬,是唤起亿万同胞共同守护脚下这片土地的磅礴力量

            附:抗战主题文艺作品推荐

            一、音乐作品

            1.‌《保卫卢沟桥》‌(1937年)

            作词:塞克 作曲:冼星海

            2.‌《大刀进行曲》‌(1937年)

            词曲:麦新

            3.《卢沟桥歌》(1937年)

            词曲:未知 北京档案馆藏

            4.《松花江上》(1936年)

            词曲:张寒晖

            5.《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

            6.《救国军歌》(1935年)

            作词:塞克 作曲:冼星海

            7.《毕业歌》(1934年)

            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

            二、美术作品

            1.木刻版画《到前线去》(1932年)

            作者:胡一川 中国革命博物馆藏

            2.木刻版画《怒吼吧!中国》(1935年)

            作者:李桦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3.油画《七七事变·卢沟桥》(2009年)

            作者:杨克山 崔开玺 中国美术馆藏

            4.油画《义勇军进行曲》(2009年)

            作者:全山石 翁诞宪 中国美术馆藏

            5.中国画《卢沟桥之岁月》(2015年)

            作者:陈辉 中国美术馆藏

            三、文学作品

            ‌1.纪实报道《卢沟桥抗战记》‌(1937年)

            作者:方大曾

            ‌2.《卢沟桥纪事五十首》‌(1937年)

            作者:王冷斋

            3.纪实文学 《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的起点》(2015年)

            作者:周进 常颖 冯雪利 乔克

            四、电影作品

            1.电影《七七事变》(1995年)

            导演:李前宽 肖桂云

            ‌2.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2025年,未播出)

            五、戏剧作品

            1.‌话剧《保卫卢沟桥》‌(1937年)

            编剧: 崔嵬 张季纯 马彦祥 王震之等

            2.话剧《卢沟桥》(1937年)

            编剧:田汉

            3.歌剧《扬子江暴风雨》‌(1934年)

            编剧:田汉 作曲:聂耳


            策划:王萍

            文字、视频:周存

            海报:武君丽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梁洁萍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