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种茶传统的三水村,位于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东部地区,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208户849人。全村区域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约1100亩,林地面积约8000亩。
2015年之前,三水村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000元,被定为省级贫困村。经过帮扶,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9.3万元,比2018年增长了45.5%。2019年底,三水村省定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达到脱贫标准,全部出列。
博罗县三水村种茶历史悠久,现正规模化发展茶产业。(来源:受访者供图)
自发种茶变规模产茶
日前,记者前往三水村采访,入村后就看到村里一片片绿油油的紫芽茶茶树。据村民介绍,还有两年茶树便可以收获,每斤干茶收购价或达200元,比其他茶种贵一倍多。而三水村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开展村企合作,打造千亩紫芽茶种植生产基地,发展集茶文化、茶旅游、茶民宿和茶康养等为一体的神山田园综合体。
茶韵飘香的三水村种茶历史悠久,但此前多是村民自发种植,未形成产业规模。“三水村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合茶叶种植,又有恒大援建的1200平方米现代化茶叶生产厂房和设备。因此选择将企业落户在三水村。”罗浮山绿叶青公司负责人张添才介绍,该企业落地后,在三水村种植紫芽茶,三年可进入收获采摘期,平均每棵茶树一周可采摘一次。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三水村部分村民无法外出就业。因时就势,三水村将原先的村礼堂改造成“扶贫车间”,进行模具注塑抛光加工,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三水村村委副主任陈天容介绍,村民们每天工作8小时便能赚100元,超过8小时还有加班费。由于工作只需要简单的清洁打包,村内不少60岁左右的老人也踊跃报名。
三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观赐说:“把村里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能更好地释放土地资源,便于进行土地流转,为下一步招商引资做好准备。”
家家户户喝上放心水
“2017年7月建好的新房,一层80平方米,分了三个房间,足够我们一家三口生活居住。”村民陈路发向记者介绍,此前他们一家居住的旧房子,墙壁油漆脱落、采光差、横梁门框腐朽,新房子改善了一家人的居住环境。
“为了解决住房难问题,三水村对口支援单位惠州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已为2户五保户修缮房屋,完成7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李观赐表示,早在2016年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帮扶单位惠州市工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同时,筹资20万元用于“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建设,自2017年6月完工以来,全村每家每户都喝上了“放心水”。
村民陈相泉指着家里新添置的净水器说:“以前最不方便就是没有自来水,一切都靠自己打井,而且井水污染较多,没有自来水干净。”
不仅如此,惠州市工信局还筹集54万元,利用村委办公楼及小学教学楼顶、空地等闲置资源,建成45KW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约4万元。当地镇政府还牵头将100万元的帮扶资金入股石湾镇自来水厂建设,村集体获得20%分红收益,每年可增加收入20万元。
三水村种植的紫芽茶长势盛好,或可较大幅度提升村民收入。(来源:受访者供图)
对话第一书记——
与村民同吃住 帮农户解难题
记者:三水村的贫困户因何致贫?
李观赐: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三水村贫困户多是因为教育、医疗两方面致贫。比如,有村民家中多个小孩到读书年龄,但家中主要劳动力患病。我们因户施策,联系爱心企业家与贫困户结对子,由企业家资助孩子学杂费,小学到高中每年捐助5000元,大学每年捐助10000元。
记者:扶贫工作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
李观赐:入乡随俗非常重要。我来三水村差不多三年,住在村民家,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第一书记,要真正沉下心,走进他们生活,知道他们内心诉求,精准掌握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扶贫工作。
数说成效
2019年,三水村村集体收入39.3万元,比2018年增长了45.5%。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4000元提高到将近13000元,超过省定脱贫标准。
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医疗、饮水、人居等领域的民生问题,帮扶单位筹措136.5万元专项资金全方位帮扶三水村。
作者单位:羊城晚报社
来源:“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