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时论:乡村振兴的愿景如在眼前

2019-02-19 06:27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评论员

  一个县域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既让该县跻身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又吸引了全国多所知名高校、数百学者和志愿者持续多年的关注,并产生了多篇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带着一连串的惊奇和疑问,南方日报评论员日前乘着浓浓春意,赴广东梅州市蕉岭县展开调研。走进蕉岭乡间村头,仿佛置身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绿树红花掩映下,平整的村道,整洁的小广场,黛瓦白壁的民居……构成了一幅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水墨山水画。蕉岭的魅力扑面而来,乡村振兴的愿景如在眼前。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直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求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如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广东在《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难题的根本之策,并且明确了一系列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回顾蕉岭的乡村振兴路径,立足优势是一大特色。蕉岭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占七成。近年来,蕉岭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同时,蕉岭还充分发挥客家文化和苏区红色文化优势,发挥历史名人和知名乡贤作用,注重用文化铸魂、以文化人、文明养成,让人既看得见乡韵乡愁,又能感受到乡风文明。矗立于石窟河寿乡画廊的卡拉比—丘成桐空间雕塑,目前已成为该县的文化地标,更是蕉岭绿色发展、文化先行的鲜活佐证。也正是因为利用好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把优势做强做大了,产业振兴的方向也就明确了——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和多类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让乡村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实现了“金山银山”的价值。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倘若没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乡村振兴就无从实现。“把学院建在乡野之中,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的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近年来就为蕉岭乃至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现已成为省委农办“广东美丽乡村建设(蕉岭)培训基地”、省农业厅“广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蕉岭)示范基地”。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当地还以实施“头雁工程”为统领,推进“红色领航”等工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强班子、强管理、强服务,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强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使然,要求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这方面,蕉岭更有积极尝试。比如,构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理事会、村委会、村民监督委员会三个主体协商共治的新型治理模式,实现乡村传统组织的现代性转化;在生态治理中实行分级负责制,落实“县主体、镇实施、村落实”责任要求,让群众由“要我管”变为“我要管”;大力引进外脑,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长期建立学术联系,后来又扩大到同国内诸多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长期合作,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推进产学研紧密协同。

  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五大振兴”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2018年5月,蕉岭发布了全省范围内首个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纲要,并配套出台了“头雁”工程、大健康产业、生态综合治理、文化传承创意、共建共治共享及精准脱贫攻坚“六大专项行动”方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谋篇布局。同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推进乡村振兴全过程,建立健全农村资源资产激活机制、工商资本引入准入机制、生产要素整合联动机制、发展单元组织机制、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等,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制度供给。通过先行先试,蕉岭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土地确权,出台了广东首部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建立了广东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打造了县、镇、村三级产权交易平台,将“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了资产财富,也培育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蕉岭的农村综合改革以及在“三农”方面的各种先行先试,为农业部门和“三农”研究学者提供了实践经验和丰富素材。这也是蕉岭能成为全国试点、成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反过来,成为试点给了蕉岭更大的机会,学者研究也为蕉岭提供了更多智力支持。

  可喜的是,蕉岭在协同推进“五大振兴”上已经开了好头、起了好步。“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付出更大的努力,抓住关键领域、突出环节全力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做成最大的“民心工程”和最实的“富民工程”,早日实现“世界寿乡·富美蕉岭”的发展定位。

  40年前,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后的今天,乡村振兴被赋予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使命。包括蕉岭在内的全省各地的创新探索弥足珍贵,务必把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好,同时因地制宜,勇于开拓,闻鸡起舞,久久为功,奋力把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

  南方日报评论员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