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广东制造业跑出“加速度”。4月21日,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第1000辆地铁正式下线,图为列车在测试线上进行动态调试。黄绍侦 摄
“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牌,能活下来的企业都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希望能找到更多优质合作伙伴,推动产品走向更多国家。”4月23日,第133届广交会二期开幕,广州米格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伟伦满怀期待。
本届广交会上,新科技更夺目,新“智造”更高端,广东造“爆款”令全球客商心动。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制造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和信任重托。
在高质量发展的战鼓春雷中,广东制造业走过了“史上最拼”的首季,工业投资“赛龙夺锦”,转型升级“万马奔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大省注入了强大韧劲,以“当家实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一马当先、步步领先。
热
——“我们要加快投资,加快自主创新,把自主品牌搞上去”
春回大地的南粤,寒潮仍时有反复,制造业却早已一派火热。拼速度、拼招商、拼项目,处处是赛龙夺锦、奋力争先的热火朝天。
拼建设投产,项目建设热起来!
走进大亚湾畔,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传来捷报,一期项目提前完成重型塔器吊装,其大亚湾研发中心破土动工;总投资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化的中央控制大楼、PTA主装置变配电室等装置相继建成……
俯瞰阳江港码头,广东粤西蓝水海洋工程装备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十多台运输车连续不断地把沙土运到这里,回填清淤、基础建设、地基打桩……各项工序有序展开。这个主攻海洋工程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的项目,预计10月建成投产。
开局即冲刺,起步即攻坚。今年以来,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加速建设、投产,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势。
拼招商引资,产业拓展热起来!
在春潮涌动的佛山,打出了招商史上的“最强功夫”。一季度,佛山签约投资总额达1437.04亿元,同比增长60.57%。不论是投资总额,还是百亿级项目数量,抑或是单个项目最高投资额,都创下历史新高。
“狂飙”的江门一季度招商迎来新突破,共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含)制造业项目12个,计划投资额228亿元,包括中广核台山新一代智慧绿电升级项目、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一期扩建项目。
招商引资成为全省各地“一把手工程”,拼出“制造业当家”的崭新气象。
拼扩大投资,工厂车间热起来!
“虽然市场充满挑战,但广汽埃安一季度仍然累计实现销量超8万辆,同比增长79%。”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说,“我们要加快自主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把自主品牌搞上去。”
“预计到10月将建成投产15万平方米的迈为技术珠海半导体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实现产值近10亿元。”迈为技术珠海运营副总经理陈友国干劲满满,“我们要把珠海迈为技术打造成国内顶级的半导体高端装备产业基地、资源基地。”
“投资跃增计划”“投资倍增计划”“投资突破千亿级”……今年以来,各地打响工业投资竞速赛,全省年底将力争工业投资实现10%以上增长。
工业投资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指标,犹如“源头活水”,将激起制造业发展的“一池涟漪”。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赵志国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所说:“3月以来,广东、浙江等省工业经济回升势头向好。”
作为工业大省,广东扛住了工业经济失速的风险,在大体量的基础上回升向好实属不易,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势能。
展望今年,支持工业持续恢复的有利因素不断叠加,广东各地、各部门持续发力“大环境”建设,为当好制造业这个“家”释放红利:既有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的整体布局,又有支持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具体政策;既有分行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路线图,又有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的实施细则;既有不断扩大中长期贷款的“实招”,又有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硬招”……政策“组合拳”的系统性、集成度不断增强,形成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进
——“我们要建设数智化生产的‘黑灯工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球制造业格局加速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的当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广东造”如何突围?
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广东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最关键的“胜负手”。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丰富拓展新应用场景——
翻开全球显示产业版图,有近一半的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都产自广州。
在乐金显示广州制造基地,94米高的大楼里,全球最大尺寸和最先进的8.5代OLED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包括创维整机厂、电气硝子玻璃面板厂、大成特殊气体厂等在内的数十家配套厂商环绕周边,一个全产业链世界级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佛山,中国重要制造业基地和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正把科幻电影的智能场景搬进现实:仅需一块显示屏,机房随时掌控设备运行的大数据;按下开关,自带人工智能的生产设备定制生产个性化产品……
“我们要把这里整体建设成全流程数智化生产的‘黑灯工厂’,实现液流电池电堆生产的数智化转型。”在珠海斗门,纬景储能的首个吉瓦级产能“超G工厂”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工作。该公司副总裁谷雨介绍,工厂计划年产能达2.5GW,预计年中投产。
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今年以来,广东连续发布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文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迎来发展新机遇。
传统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发展传统产业,不仅是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巩固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能为新兴产业与先进技术提供市场、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中华老字号“鹰金钱”的新品“自热汤”,近期备受消费者青睐,只需底座轻轻一扭就开始自动加热,几分钟后就能喝到热气腾腾的足料广式靓汤。“我们引入一体化底座加热的‘黑科技’,契合了当下的宅家经济。”鹰金钱公司董事长郑坚雄说。
有序推进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协同发展——
清远清城区,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内,传统的纺织行业因智能制造赋能而焕然一新:绿色环保数码印花数字化产业平台,有数万种花型的“花库”供选择,实现低成本快速集采;“衣针衣线”智能制衣管理平台,实现了数据、车间和人工的共享。
看好“广州研发+清远制造”等模式,广州禧凤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政勇毅然从广州海珠搬到了清远,“希望借搬迁的契机转型升级,把生意做得更大”。
新兴产业“进”,传统产业“升”,区域产业“转”,广东紧紧抓住关键领域,向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迈进。
拓
——“我们要引进海外好的加工工艺,赋能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行程已经全部排满,国内国际市场都要跑,重要国际展会、重点城市……一个都不能少,飞行里程怕是要创新高。”迅镭(广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志涛在朋友圈写道。
一季度,“走出去,抢订单”无疑是广东热度最高的经济关键词之一,也是众多制造业企业家的真实写照。
这些“走出去”的企业家,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收获?
在俄罗斯考察20多天后,云浮市欧铂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敏看到了新机,“我们去年开始重点发展俄罗斯市场,但因为疫情迟迟没法推进,今年准备在当地设10个经销点,还计划在欧洲国家建新的海外仓”。
“我们还将在湖北建设新的生产基地,生产自主研发的人造石材。”王志敏有一幅清晰的全球布局图景:以广东为支点拓展海外市场,以湖北为基地深挖国内大市场潜力,“两条腿”走路增强发展韧性。
经历了在德国、瑞士、比利时三地为期16天的行程后,得利钟表集团总经理刘仁则感受到了危机。葡萄牙的抛光打磨熟练工,月工资约为6000元人民币。而中国的熟练工月工资普遍在8000元至1.2万元之间,“要保持竞争力,只有高质量发展一条路”。
“我们2017年就在瑞士成立了创新中心和制造工厂,今年也在欧洲增加了生产设备,并把海外好的加工工艺、数字化转型的先进经验引回到东莞园区中,赋能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刘仁说。
开放是广东的鲜明特征。在内与外的拓展中,广东制造业正建立起更具自主性、灵活性和韧性的全球产业网络。
不仅是制造业企业马不停蹄“走出去”,全省各地的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也纷纷组团“迈开步”,为制造业发展开拓广阔蓝海。
不久前,广东就接连奔赴上海、江苏等地开展内外资一体化招商活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产业互补合作。广东提出,在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深化国际国内产业合作的同时,还要每年举办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促进“一核一带一区”产业链互补合作。
“制造业是带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动的大链条。这个链条越是坚强有力,市场就越是能快速转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在全球的资本、人才、技术、制造向东转移的背景下,广东的制造业不仅要有自己本地的人才,也要吸引大量国外的人才。
练
——“我们不看重短期数据,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我们这是长跑”
时下,外企高管正掀起“访粤潮”,从广东省政府与沙特阿美签署合作备忘录,到如火如荼的“投资中国年”,再到法国企业家随团到访广州,纷至沓来的外企高管紧锣密鼓地参会、考察、签约,以实际行动看好广东、加码广东制造业。
“今年将正式竣工投产!”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寅基期待万分。位于广州黄埔的“HTWO广州”项目,是现代汽车集团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外资“真金白银”流入广东制造业,是对“广东造”投下长期的“信任票”。正如金寅基所说:“我们很有耐心,将继续在中国投资。我们看到了强劲的增长前景,中国有望引领未来氢能社会的转型。”
事实上,当下广东制造业企业仍然背负着“三重压力”的大山。
从内部看,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恢复和增长仍需不断探索、开拓新路径。从外部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并警告称,由于银行业危机、高通胀和俄乌冲突等负面因素,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
“都说现在订单少,恰恰是苦练内功的好机会。”在今年的ITES深圳工业展上,创世纪集团推出了“NESIS”高端机床品牌和高端产品,这些产品将与国外高端机床品牌同台竞技,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创世纪集团执行总裁罗育银表示,我国的机床行业大而不强,在高端领域亟待突破,“趁这几年时间,我们要大力推动产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广东制造业当家的信心,就在这些企业的行动里。
研判经济,要看短期波动之形,更要看长期增长之势。高质量发展转型增强了广东制造业创新力和增长可持续性。正如罗育银所说:“我们不看重短期数据,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我们这是长跑。”
“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的趋势明显,产业转移的压力陡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认为,广东要保持竞争力,就需要发展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进一步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广东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唯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才能奔向发展的新蓝海;唯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这股信念的坚强支撑下,广东做优做强制造业这份家当,挺起现代化建设产业“脊梁”的步伐必将更加铿锵有力。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袁佩如 宾红霞 实习生 吴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