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 精品 > 专题推荐 2019下半年 > 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 >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碰”一下被骗10万?手机这个功能慎用!

2025-02-28 15:27 来源:广东普法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

生活烦恼千千万

美食就能除大半

打工心烦,吃鸡解馋

干活辛苦,吃鸡补补


图片


人生处处都是“鸡”遇

但是——

不管是吃KFC还是CFC

别让NFC

变成骗子的提款“鸡”

↓↓↓

智能手机NFC这一便捷能被骗子盯上

成为诈骗盗刷新手段

简单几步操作

用手机“碰”一下银行卡

钱就被瞬间刷走了


图片


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并询问是选择改签还是退票。李先生选择改签,对方进一步表示因已为其购买保险,可退还300元到银行卡,但需通过“企业支付”操作。


图片


在对方的指引下,李先生使用银行卡在某平台开通了“放心借”服务,并按照对方要求分两次借款共10万元。


随后,对方要求李先生下载名为“NFO-X”的软件,并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刷卡操作。李先生按指示完成了两笔大额交易,当对方要求进行第三次刷卡时,李先生察觉异常,但已被骗9.8万元。


图片


罗女士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谎称其已开通某平台“会员直播服务”,如不取消将扣除高额费用。罗女士添加了对方提供的客服联系方式,并下载了两个APP安装包。其中一个是会议类软件,另一个则是支付工具。


图片


开启屏幕共享后,罗女士的手机被远程操控,甚至出现自动黑屏的情况。


随后,对方要求罗女士将银行卡贴近手机的NFC识别区域并指示她不要操作手机。不久后,对方发送“关闭会员成功”的虚假消息后断开联系。罗女士与家人检查后发现,银行卡内的钱已被转走。


图片


NFC是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设备在10厘米内进行数据交换。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的NFC功能,应使用安全的应用程序和支付系统,避免随意进行陌生支付操作。


这些骗子是怎样把别人的钱骗走的?

他们通常会采取如下套路


图片


伪装正规身份

以“航班故障”“会员扣费取消”为由,引起受害者紧张情绪,利用紧急感降低其警惕性。


借助NFC功能实施盗刷

要求受害者通过NFC功能,将银行卡信息与虚假软件绑定,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


远程操控制造恐惧感

使用屏幕共享等技术,让受害者误以为对方是正规操作,进一步增加信任度。


伪造成功信息转移注意力

骗子发送虚假的“成功取消”消息,让受害者放松警惕,延迟发现资金被盗。


图片


1.警惕“客服”来电: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等敏感信息时。

2.慎用NFC功能: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

3.拒绝屏幕共享: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4.及时止损: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处理。


慎用手机NFC功能

一旦察觉被骗

及时报警处理



文 郑旭艳 曾晓晨 苏绿珂

编辑:苏绿珂   责任编辑:郑旭艳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