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见证者施燕华:周恩来曾叮嘱对基辛格保密

2021-10-25 16:51 来源:南方plus 赵雨笙 彭奕菲

  当地时间1971年10月25日晚,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会议大厅内,人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巨大的电子计票显示屏。23时20分,显示投票结果的数字终于跳停锁定。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一天,联合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同联合国的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之际,南方日报推出系列报道,专访亲历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外交部资深翻译,以及正奋战在外交工作一线见证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听他们讲述自己与联合国的不解情缘,回顾50年来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结出的累累硕果,敬请垂注。


  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成为大会的核心议题之一。其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展开了激烈辩论。

  1971年10月18日至24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集中讨论了中国的代表权问题,会议足足开了12场,发言国家有74个之多,现场氛围空前胶着。25日晚上,与会各方依次对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两阿提案”等进行表决。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提案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

  中国首批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外交部原翻译室主任施燕华后来才知道,直到最后一刻,“两阿提案”的不少发起国对最终的胜利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提案通过后,许多与会代表都为此感到高兴,很多代表跑向发起国代表处表示祝贺。”施燕华说。

施燕华。受访者供图

施燕华。受访者供图

  周恩来叮嘱对基辛格保密

  北京时间1971年10月26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25日晚),外交部收到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通知中方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2758号决议,并邀请中国派代表团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此时,周恩来总理正在与第二次访华的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举行会谈。时年32岁的施燕华和外交部翻译室的其他同事认真翻译了这条电文并上报。得知喜讯的周恩来特意嘱咐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这一消息要对基辛格守口如瓶。“此时告诉正春风得意的基辛格会让他难堪,这不符合总理的处世之道。”施燕华说。

  前往机场为基辛格送行的乔冠华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并没有向基辛格透露任何信息,只是问了句:“您认为今年新中国能恢复联合国的席位吗?”基辛格回答:“大概得再等一年,等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应该差不多。”乔冠华听完仰天大笑说:“我看不见得!”

  美国媒体事后报道,当结束访问北京的基辛格乘坐的专机刚刚从北京起飞后,基辛格便看到译电员送来的电讯稿。一脸苦笑的基辛格对身边的助理说:“我说过,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局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对于这一点,连我自己也认识不足。”

  “乔的大笑”成中国外交自信符号

  在外交部向毛泽东主席请示后,毛泽东亲自拍板:“立即组团出发!”施燕华是和当时同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的丈夫、后来担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的吴建民一起被派往纽约的。施燕华与吴建民一个是英语翻译,一个是法语翻译,同事都打趣说:“‘英法联军’要打到联合国了!”

施燕华。受访者供图

施燕华。受访者供图

  “当飞机即将飞抵纽约,机长通知我们,肯尼迪机场有近500名记者正等待我们的到来。”1971年11月11日,经过近30个小时的飞行,中国代表团一行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我们一下舷梯映入眼帘的便是黑压压的一片记者,这阵势真是前所未有。”施燕华回忆道,当时美国方面对中国代表团比较重视,增派警力前往中国代表团下榻的旅馆进行守卫。大批美国媒体则在旅馆大厅架起“长枪短炮”,关注代表团的一举一动。

  这是施燕华第一次来到美国,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前往联合国。50年前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到美国的一个个瞬间,施燕华仍然记忆犹新。当时,中国外交官基本都穿着一身深灰色或藏青色衣服,在纽约街头远远就能认出这些从中国远道而来的代表团成员。

  1971年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在乔冠华的带领下,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昂然步入联合国大会会场,受到大多数国家代表极其热烈的欢迎。一名记者抢占先机,即席采访刚刚落座的乔冠华,询问他此时的感受。乔冠华潇洒豪迈地仰头大笑,这一经典画面被在场媒体记者定格下来并在第二天的新闻报道中配以《乔的大笑》标题。

乔冠华(左)在大会上放声大笑,成为历史经典镜头。右为首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乔冠华(左)在大会上放声大笑,成为历史经典镜头。右为首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乔的大笑”成为中国外交自信的符号,后来更是荣获普利策新闻图片奖。施燕华还清楚地记得,当天联合国会议大厅内旁听席、观众席坐满了人,没有位置的就站着听,场面十分壮观。

  作为外交部重点培养的第一批翻译人才,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施燕华感慨万千。“进入联合国是我外交生涯最自豪的时刻。”她动情地说。

  南方日报记者 赵雨笙 彭奕菲

  策划:刘江涛

  统筹:郑幼智 李杰伦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