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网 > 新闻 > 热点

【地评线】南方网评:“新基建”让中国经济加速“跑”起来

2020-05-14 09:21 来源:南方网 高永维

  “新基建”并非全新的概念,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有涉及。不过,今年以来,尤其是在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当中,“新基建”成为被反复提及的高频词,使得“新基建”的热度一时无两,也为“新基建”按下了“快进键”。

  顾名思义,“新基建”是相对于“老基建”而言的。“老基建”主要是指交通、邮电、供水供电等传统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而“新基建”则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两相比较,“新基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科技”,这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位是吻合的,也必然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因为疫情的关系,“新基建”被赋予了更多责任,也被寄予了十足的厚望。事实上,“新基建”不仅仅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剂“强心针”,更是着眼长远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光明路。

  据有关机构测算,综合各地的投资计划,目前全国“新基建”建设规模的估算已高达30多万亿元,这样的大手笔无疑会是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一条“鲶鱼”。更为重要的是,“新基建”作用的发挥不止于建设本身,更有着以“一业带百业”的神奇效能,当“新基建”为新兴产业赋能,当“新基建”为传统产业升级助力,编织出的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锦绣”。

  当前,受疫情的影响和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发展确实面临一定的困难。以“新基建”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通过向云“迁徙”,实现零售转型,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制造效率,通过精细饲养,确保农牧质量,通过智慧管理,破解“大城市病”……“新基建”带来的机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和新动能,也正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智慧、更便捷。

  “新基建”是一篇大文章,这篇文章既有“建”的前半篇,也有“用”的后半章。立足实际,解决建不了、建不好、建不快、建不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其为产业发展、城市转型等提供助力,这才是做好了“新基建”的整篇文章,才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新基建”是赢得未来的路,但是对于“新基建”也不能盲目行动、一拥而上,更不是非得“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而是要科学研判、慎重考量、精准发力,这样“新基建”才能更好地助力产业升级、带动创业就业,才能为中国经济增添澎湃新动能!(南方网高永维)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