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英雄花开英雄城|“浸润诗词之美 感悟家国情怀”分享会举行

2023-03-12 23:29 来源:广州日报 吴波

  3月12日上午,“浸润诗词之美 感悟家国情怀”分享会在黄埔军校隆重举行。

  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分享会以“红棉悦读”为主题,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高地文化承办,助力广州“诗词之都”建设,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红色诗词文化品牌。活动邀请了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张海沙来到现场,讲解诗词里的家国情怀,在英雄先辈的铿锵诗词中追寻峥嵘岁月。

  江山代有人才出,岭南大地育英雄

  何谓英雄?张海沙教授引经据典,从《说文解字》到《太平寰宇记》,从汉字的源流出发,向现场读者解释了“英雄”二字背后的含义。她说,英雄包含着三层涵义:英雄之志向与抱负,英雄之情怀与操守和英雄之壮举与功业。

  岭南自古有英雄之气,在此曾诞生过多名英雄豪士,比如有“岭南第一人”之称的张九龄,以及被宋仁宗评为“经略无双”的余靖。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道出了张九龄心中对岭南家园的怀乡之情与团聚之期。“吾道本将忠许国,世途休叹老登朝”蕴含着余靖广阔的家国情怀。在张海沙教授生动的讲解中,现场的读者市民深刻感受到了两位英雄高风峻节、胸怀大义的人格魅力,赞叹诗歌中透露出的深远情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作为中华经典诗词文化的主旋律,爱国主义经久不衰,始终贯穿在中华千年历史文脉之中,透露出蕴藏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浓浓家国情。在现场的互动环节,市民读者纷纷踊跃举手,大声诵读出心中的爱国诗词,用诗词再现英雄气魄。

  诗意羊城颂经典,吟咏木棉叹英雄

  又是一年春,再看木棉红。回望历史,曾有无数文人墨客对有着“英雄花”之称的红木棉抒怀感慨。“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曾对木棉发出过如此赞叹:“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把木棉的挺拔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海沙教授介绍,屈大均是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弘扬民族节气始终是他诗文中的主旋律。屈大均的诗词自成一派,形成词语璀璨瑰丽、情感沉烈恢宏、意象雄奇的独特风范,将文采美与理性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其代表作《紫荆关道中送客》中,“平生亦抱昭君怨,白首犹寻结客场”体现出英雄豪杰怀才不遇、若比昭君的忧虑惆怅。

  在岭南大地上,还有另一位近代英雄吟咏着木棉之情,寄托自己的悲痛与哀伤:“春烟漠漠雨萧萧,劫后逢春爱寂寥。谁遣蜀魂啼不了,泪痕红上木棉桥”,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梁启超写下的这首《木棉桥》,以木棉之红映照自己的寂寥心酸。在张海沙教授的讲解中,现场读者市民不仅领略了这位近代伟大英雄的凌云壮志,还从他的诗词中体会到浓厚爱国之情:“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梁启超的家国情怀与满腔热血,藉由他的诗词透彻展现。

  英雄情怀永远是岭南诗歌的主旋律,岭南诗人关心国事,饱含民族气节,写下了大量爱国诗篇。未来,广州将继续推进“诗词之都”建设,挖掘利用璀璨丰富的岭南文化,繁荣诗词文化推广和创作,助力实现“四个出新出彩”,推动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

  文/图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