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日报记者 姚志豪 摄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推进实施科技自立自强、制造业强省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人才大潮涌珠江”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今年9月初,由深圳湾实验室组织开展的国际青年学者云论坛成功举办两场全球直播活动,与会科学家共话学术前沿,吸引海内外青年学者观看8000余次。作为广东布局建设的10家省实验室之一,深圳湾实验室成立3年多来,致力于建立一流的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科研平台,集聚顶尖人才,目前已引进100多个科研团队。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近年来,广东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过程中,培养和集聚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吸引优秀创新人才来粤创新创业,广东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
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模式——
2018年,广东率先推出科研项目“全国申报、广东承接”新政,向全国征求优秀团队来广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
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共布局九批次项目,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快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广东创新发展瓶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国之重器”创新平台的人才磁吸作用——
在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的带领下,已吸引约500名科技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前沿科学和产业急需的领域突破了一批重要成果。
“据粗略估计,一个大科学装置可以吸引集聚500—1000名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常年开展研究。”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在广东,包括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等在内,一批“国之重器”正形成集群之势;10家省实验室启动建设,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布局逐步完善。
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才”的人才环境——
今年6月底,广东出台《关于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的若干措施》,推出10条改革举措,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为创新创造赋能,支持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
从《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到10条改革措施的出台,广东逐步构建起以人才为中心、覆盖创新全链条、比较系统完善的政策体系。“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广东探索一系列新型组织管理模式,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加快形成。
如今,在广东,顶尖人才加快集聚,全职在粤“两院”院士150余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在粤建成落地,与省内高校院所、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以及6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平台一起,形成一个活跃、高效、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了一支规模庞大、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队伍,为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领跑全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对话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
大科学装置是吸引人才的“磁铁”
从酝酿筹建到落地运行,中国散裂中子源用了10余年。在众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东莞松山湖一片荔枝林中“长”出了珠三角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今,这里已汇聚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队伍,已实施800多项研究课题,有约4000个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外的注册用户。
作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东莞研究部主任,同时担任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已在东莞工作生活近16年。“当初做出从北京到广东的决定是艰难的,今天看来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东莞、大湾区非常适合干事创业,而散裂中子源所从事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正契合大湾区产业发展所需。”日前,陈延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资深科学家扎根广东16年
南方日报:请谈一谈您是如何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一同来到广东的?
陈延伟:我国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谋划建设散裂中子源,最终确定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落地东莞松山湖。我本人从事大科学装置相关工作30余年,曾参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项目,后在意大利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参加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升级改造工程。在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酝酿筹建期间,我便参与其中。2006年,项目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带队到广东选址,地方政府在推进会上提出需要一名科学家长期在莞推进建设工作。因此,自2006年年底起,我便常驻东莞。
中国散裂中子源历经多年的设计与预制研究,在工程建设尤其是关键技术攻关中,凝聚着众多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在技术攻关方面,我们破解了多个难题,使得项目设备的国产化率保持了较高水平。团队本身也快速成长,如今他们当中不少人已成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的骨干。
拥有“最年轻的一支队伍”
南方日报:中国散裂中子源建成运行以来,凝聚了一支怎样的人才团队?
陈延伟:正式运行以来,这一大科学装置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一大批人才。目前,我们有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7岁,人才梯队结构合理,许多青年科研人员已担任系统负责人。前些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国际顾问委员会在对项目进行评估时,曾有外国科学家惊叹:在全球从事散裂中子源研究的团队中,你们是最年轻的一支!
南方日报:大科学装置为何对人才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陈延伟:近期,我们新引进一名青年人才,尽管我们提供的待遇并不是最好的,但他还是放弃了很多大企业、大机构的邀请,选择了这里。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我想,大科学装置吸引年轻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提供的研究平台和营造的科研氛围。
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大胆创新,放手让他们挑担子,同时由老一辈的科学家悉心指导。我们还积极推进人才的合作与交流,包括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引入国外知名科学家前来开展科学研究、输送青年人才出国学习深造等。
南方日报:拥有这样一支团队,中国散裂中子源运行至今成效如何?
陈延伟:目前,我们一年开放机时超过5000小时,运行效率达到97%。2018年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8轮开放运行,科学产出重点在航空航天、量子、能源、合金、高分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
粤港澳共建联合实验室
南方日报:在加强粤港澳科技和人才合作方面,中国散裂中子源有哪些探索?
陈延伟:我们一直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例如,我们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建设的多物理谱仪,是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可用于不同有序度材料的结构研究。自2021年10月正式向全球科研人员开放以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用户在这里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此外,我们还与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共同建设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
纵观世界各大湾区,大科学装置都是其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除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布局建设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相信未来这些装置将成为大湾区吸引人才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