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GDToday探秘香港“追风者”,解密“追风”背后故事

2023-11-30 15:59 来源:GDToday 陈晨 许晓鑫 陈彧 吴彬彬

  伴随着台风的怒号与引擎轰鸣声,“挑战者605”号定翼机掠过“苏拉”风眼,一组直击台风风眼的照片随之诞生,拍下震撼人类眼球的影像同时,收集到了丰富的气象数据……

  今年9月,超强台风“苏拉”的台风眼高清图曾登上热搜,引起媒体和网友关注。

  而执行飞行任务的是香港特区政府纪律部队中一支特殊的队伍——飞行服务队(飞服队),在许多人眼里,他们是不折不扣的“云霄飞虎队”

  近日,飞服队和香港天文台举行联合记者会,解密“追风”背后的故事……

(右起)政府飞行服务队一级机师(定翼机)陈绮玲、政府飞行服务队三级空勤主任司徒志鹏、政府飞行服务队一级空勤主任(署理)曾志浩、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张冰

  (右起)政府飞行服务队一级机师(定翼机)陈绮玲、政府飞行服务队三级空勤主任司徒志鹏、政府飞行服务队一级空勤主任(署理)曾志浩、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张冰

  冲向风眼

  2009年,在中国南海执行一次远程搜救任务时,飞服队一架“捷流41”型号飞机,飞进当时台风“莫拉菲”的风眼范围,意外收集到非常珍贵的热带气旋资料。这次意外为飞服队带来了一项新业务——与香港天文台合作,利用飞机收集气象数据。

  熟悉香港的人都知道,当天文台挂上“八号风球”,打工人就可以放假了。热带气旋预警信息会直接影响到香港的社会运作,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对热带气旋的监测,之前往往只能依靠遥感卫星,数据匮乏成为气象预测的“痛点”。而安装在“捷流41”的高频气象探测器,可以在飞行时收集途经线路的温度、风速和风向多种信息,完全弥补了这个缺陷。

“挑战者605”号定翼机

“挑战者605”号定翼机

  于是从2011年起,每当有热带气旋进入南海范围,飞服队都会飞上云霄,收集气象数据。2015年底,“挑战者605”号定翼机开始投入服务。次年,台风“鲇鱼”横过南海北部期间,“挑战者605”号搭载下投式探空系统首次出动。

  从“捷流41”到“挑战者605”,从“高频气象探测器”到“下投式探空系统”,“云霄飞虎队”披坚执锐,穿云破雾……“挑战者605”号如今已历经“山竹”“天鸽”“苏拉”“小犬”等多个台风的挑战,执行了57次探空任务。

今年9月,飞行服务队拍摄的超强台风“苏拉”的台风眼

今年9月,飞行服务队拍摄的超强台风“苏拉”的台风眼

  极速逃生

  在“挑战者605”号定翼机上,仅有一瓶可乐重量的探空仪会携带着一个小降落伞自由下降,过程中记录下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气压等资料,更立体地探测热带气旋的整个三维结构。

  “不同于之前飞机的较低高度飞行,下投式探空系统可以在近万米的高空投放仪器,更加安全和有效。”飞服队定翼机机长陈绮玲介绍。

定翼机机长陈绮玲

政府飞行服务队一级机师(定翼机)陈绮玲

  他们24小时待命,平均每天被召唤7至8次。不分昼夜的任务和复杂危险的天气情况也带来了隐藏的危机。

  在热带气旋高度达到对流层时,飞机进入热带气旋的云层监测会遇到气流、冰雹、结冰的极端情况和失压的风险,而对于在万米高空上的飞机来说,失压后机组人员只有30-60秒的时间反应。今年7月台风“泰利”期间,机组遇到过真实的“惊险一幕”:

  机组在万米以上的高空执行监测任务时,遇到风速超过110km/h,驾驶舱左边的挡风玻璃怀疑被外物击中,突然碎裂。虽然仪表显示机舱气压正常,但仍存在较大风险,机组人员迅速戴上氧气罩并进行紧急下降,最终飞机得以安全着地。

  当天,香港天文台依据这组历经危险收集得到的数据,将“泰利”升级为台风,并挂出今年的首个“八号风球”。“为了保证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再难也会尽力完成任务。”陈绮玲说道。

  众所周知,台风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常客”。而飞服队收集到的数据,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包括内地在内的多地气象机构以及世界各地的数值预报中心,对大湾区乃至全球的气象预测、灾害预警都极其宝贵。

飞行服务队一级空勤主任(署理)曾志浩介绍下投式探空仪。

飞行服务队一级空勤主任(署理)曾志浩介绍下投式探空仪。

  倾囊支援

  香港飞行服务队与内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年前。内地第一支救助飞行队就是香港飞行服务队手把手地协助建立起来的。

  2003年11月,时任高级机长的陈志培与6名队内同事包括机长、空勤、机务及空管人员空降大连,为渤海湾冬春季海上安全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在做好救援任务的同时,他们开始了“授人以渔”的工作。

  为帮助内地飞行员快速理解、熟记知识点,他提前将自己所熟悉的英文材料全部翻译成中文,并以“中英对照”的方式制成幻灯片,逐一讲解。陈志培笑称自己还兼职做了一把“翻译官”。

  除了在协助内地组建首支救助飞行队的发展路上鼎力相助,“云霄飞虎队”在许多内地救助任务中,也有着犹如“天降神兵”般英勇的表现。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飞服队前往地震灾区协助救灾。1300余公里、8个小时的飞行,其中一个辅助油箱还是向新加坡借的,经过中途两次加油后最终抵达四川。

  在陌生的环境,器材短缺,当地的大学生、中学生组成的义工队整日待命,一有工作,他们就自觉地组成一条人链将货物搬上飞机。各行各业的人无私互助的精神极大地触动了机组成员,在为期3周的救援作业中,他们共救出96人,运送大量救援人员和物资。

  20年来,香港飞行服务队与内地的融合不断深化,如今逐渐为大众所知。他们不仅在专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同时合作与交流逐步加深,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

  每逢香港回归纪念日,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礼时,人们总能看到他们在空中飞过、对着国旗敬礼的雄姿。

  战力值Max的“云霄飞虎队”拉动引擎,每次冲上空天,都是一次壮举。

  GDToday记者 陈晨 许晓鑫 南方日报记者 陈彧 吴彬彬 发自香港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林涛   校对:陈学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