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今晚,是全球中华儿女的不眠之夜,祖国处处张灯结彩,所有人都在等待7月1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多少人难掩激动的泪水。
1997年至2022年,四分之一个世纪已过。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每一个瞬间都见证了时间的流淌:战胜亚洲金融风暴、CEPA协议签订、完善选举制度、击退新冠疫情……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居民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带给世界关于香港的全新认知和观念,以及“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实践的过程。今晚起,南方日报、南方网在海内外同步推出《港故事——香港回归25年25人访谈录》,回到25年中每年的重大新闻现场,采访亲历者、见证者,听他们讲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和25年来与香港共同成长的故事。
时任香港特区警务处处长 邓竟成(中)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飘扬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宣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这一刻变为了现实。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活动,没有彩排,只有一次机会做好这件事。”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警务处前处长邓竟成当时是香港警务处总警司,负责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安保工作。与南方网记者一起走在金紫荆广场旁的海滨长廊,回念25年前的那一晚,他仍然心潮澎湃。
回归前曾接神秘电话
跑上跑下跑坏一双鞋
夏日的维多利亚港蓝天碧水,海风习习,金紫荆花塑像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今年68岁的邓竟成幽默健谈,双眼炯炯有神,身板依然挺拔。因其高大英俊的形象,曾有媒体称他为“电眼警务处处长”。知名香港电影《寒战》中郭富城饰演的警务处处长一角就是参照了他的形象。在金紫荆广场,视线越过金色花瓣,望着会展中心新翼,邓竟成的思绪也回到25年前的回归典礼现场,难掩激动心情。“当时的心情很复杂,既高兴又要更加谨慎。”邓竟成说,“因为国旗每升高一寸,就表示更加近回归的日子,更加要聚精会神,确保没有任何事情会影响到整个仪式的顺利完成。”
记者:得知要负责这个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安保工作,第一反应是什么?
邓竟成:回归前一年,我就与7位同事共同加入回归典礼活动安保工作小组。我的任务是负责所有仪式的安保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领域。有人负责要员保护,有人负责交通等,公安部来的同事称我们是“八大金刚”,说我们样样皆能,各显神通。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活动,没有彩排,不能出错,只有一次机会做好这件事。所以还是有压力,当时安保工作也面临很多困难:一方面,中英双方就回归典礼的安排仍有很多细节未达成一致;另一方面,会展中心新翼仍未完工,给围封、排查等安保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我们要考虑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及突发状况,并据此制订行动预案。同时,我们还需对会展中心进行地毯式搜索,排除一切可疑物品。
记者:您详细说说?
邓竟成:任何可以打得开,揭得起的地方,我们都会检查,检查之后我们就贴封条。现在的警队封条,和我们当年用的差不多。上面写着FSU代表警察搜查队,每逢香港举办大型活动,他们就会出动,参与场地搜查等安保工作。当时每一个封条还有固定编号,看见编号我就知道相关物品的位置在哪,如果遭人移动或撕毁,我们也能及时发现。
记者:交接仪式前有没有遇到一些紧急情况?
邓竟成:有的,就在交接仪式的前几天,我们接到一个神秘电话说,会展中心藏有爆炸物。当时公安部一位负责同志也得到消息,并问我是否有可能发生电话中所说的情况。我很有信心告诉他,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也不敢大意,我马上派警员快速排查,最终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为什么我那么有信心?因为香港警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业素养。单是我自己从南到北,跑上跑下,几乎查看了会展每一个地方。短短一个月内,我就走烂了一双鞋。
记者:有没有比较难的事情?
邓竟成:我们要确保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影响到整个仪式的顺利完成。1997年6月30日那天晚上,英方那边的告别仪式首先举行,在当时添马舰的大空地上举行,距离交接仪式所在地会展中心有比较长的一段路。安保计划要考虑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可以让那么多嘉宾在短时间内安全地从告别仪式场地来到会展中心,参加交接仪式。
为确保前往会展中心的道路安全,我们专门设计了一种安保用地大型水马,重两百磅,约两米高。但因为这批水马是警队物资,需要将警队名称印上去,而准备生产的时候是1996年,香港尚未回归,我们仍被称作“皇家香港警察”。所以我们很纠结,究竟印什么名字好?考虑到水马制造价格高昂,今后仍会使用,我们最后决定提早去掉“皇家”两个字,就用“香港警察”。
记者:因为大家都对回归充满期待。
邓竟成:是的。从“皇家香港警察”到“香港警察”,不仅是名称、帽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一个时代的转变。我相信每一位警察同事,每一位公务员,每一位香港市民都期待这种变化。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向来模糊,但1997年回归之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很明确地告诉别人,我们是中国香港警察,我们是中国人。
回归后总有变与不变
重要的这是有序且进步
邓竟成和记者漫步于连接添马公园及会展中心的海滨大道,放眼望去,维港两岸的摩天大楼沿着天际线不断延伸,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7月1日那天,看着烟花,我特别感慨。很多人说回归之后,香港很多事情会改变。但这25年证明了,改变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根据基本法、‘一国两制’的大原则去改变,是进步的改变、有序的改变。这符合我的期望。”
“但不变的是,香港仍然是我的家。”他指了指对岸说,“穿过那两栋大厦,就可以看到狮子山了,它的山线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样,完全没变,那种感觉也没有变。”
记者:仪式结束后,是不是“一身轻”?
邓竟成:1997年7月1日凌晨3时45分,当范徐丽泰率领一众临时立法会议员宣誓就任时,我已经不眠不休工作了2整天。当我终于离开会展回到家中时,我清楚记得我床头的电子钟显示的时间是5时55分。可1小时后,我又回到会展继续工作。直到真正有时间感受回归的喜悦,应该是在1日晚,我和太太看烟火秀和画船巡游时。
我之前订了一本西方的杂志,回归前有一期封面是全黑的,并写道“香港不会再有阳光”,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我看到的依然是美丽的维港,人们欢天喜地迎接新的一天。之后,我就退订了那份杂志。
记者:您觉得香港回归这25年哪些变了?
邓竟成:改变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是根据基本法,根据“一国两制”的大原则去改变,这是进步的改变、有序的改变,这符合我的期望。这是最重要的。
记者:有没有东西,您觉得没有改变?
邓竟成:香港仍然是我的家。香港仍然是属于我们的地方。
我小时候,经常在维港坐小轮,由香港过九龙、九龙过香港,当时我喜欢看香港的山线,香港岛的太平山、九龙的狮子山。
过去一段时间,我经常去爬山,爬到这些山上面的时候,由九龙看过去香港,看到太平山;从香港看过来九龙,看到狮子山,那个山线是没有变过的。香港的文化、香港市民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是没有大的改变。这是香港一个很重要的特色,香港的狮子山精神没有变过。
记者:所以,您认为,这样的东西未来也不会有改变。
邓竟成:我很有信心。未来的25年,是作为我们“50年不变”的下半场,狮子山精神会继续发挥作用,继续发挥能量,让我们广大的香港民众继续可以在这个地方安居乐业。
警务处处长任内聚焦三大工作
推进警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土生土长的邓竟成,在1976年加入警队任见习督察,并于1980年加入“飞虎队”,曾创下一枪不发,成功生擒7名嫌犯的纪录,被香港媒体称为“飞虎之光”。2007年,邓竟成出任警务处处长一职,他也成为首名曾在飞虎队服役并擢升处长的警官。
记者:您是香港警务处第五任华人处长,当时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了,您的工作主要是什么?
邓竟成:我上任警务处处长时,正值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在“一国两制”下,香港背靠祖国,经济蓬勃发展,与世界各地的人员往来愈发频繁,并举办多项国际大型活动。因此警队所承担的任务也相应发生变化。
我在任内主要聚焦三大工作:反恐、打击科技罪案、加强财富调查。这三方面是有关系的。恐怖分子可能利用黑钱来买军火,并通过科技来做一些攻击。自从“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恐怖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增加,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完全免疫”恐怖活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旅客、货物、资金和资讯的流动十分自由,但以上有利条件都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进行恐怖主义活动,香港不可以在这方面有一个大漏洞。
记者:所以您决定建立反恐特勤队。
邓竟成:是的,用于预防香港的恐怖活动。当时香港警队的架构是有(这样的)空缺的,虽然有基本的警员比如“蓝帽子”(警察机动部队),也有特种部队比如飞虎队、机场特勤队,但中间缺少专业的预防性反恐队伍。
记者:当了警队“一哥”,压力倍增?
邓竟成:我记得在1986年,我离开工作五年的飞虎队升级做了警司。我第一次穿着警司制服站在一面镜子前问自己:“今天的你同昨天的你有什么分别?”在我看来,不是职位变了,而是责任更大了。到了警务处处长,每当我听到有市民叫我“一哥”时,我都会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所以,我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做好警察工作,让市民感到安心。
退休后的邓竟成接受南方网、“今日香港地”记者采访
退而不休回馈生活
帮助青年建立正确国家观念
2011年1月,邓竟成卸下戎装,正式离开了警队。回顾35年的警队生涯,邓竟成说,最难忘是“责任”二字。
退休后,这两个字也没有丝毫“褪色”。热爱足球的邓竟成,曾经出任香港足球总会独立董事,并获委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闻博览馆董事、渔护署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委员会主席等,身兼数公职。在他心内,很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反馈社会,尤其与年轻人有关的工作,令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
记者:辛苦奔波了一辈子,大家都觉得您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但我看您还是很活跃,干劲十足。
邓竟成:人生要分三个阶段,首先是读书求学,然后有一份热爱的职业。对我来说,就是当了35年的警察,完成警察工作后还有一段新的人生。第一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摄影;第二,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我去学习做地质公园导赏员等等;第三,是将自己工作经验反馈社会,特别是与年轻人有关的工作,令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
记者:您特别重视年轻人。
邓竟成:青年在香港社会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的成长事关香港未来。1991年到1993年,我获派在英国伦敦警署工作。那个时代很多港人会认为留在英国更明智,但我之所选择去英国,也让我孩子跟着过去,就是要让我的家人们感受一下寄人篱下、二等公民的生活。所以,两年过后,我和家人达成一致,选择回港继续生活。这也是一种教育。
记者: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发生时,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邓竟成:1997年,我亲眼见证了国旗、区旗升上了旗杆,深知其背后是几代人的付出。当我看见国旗被扔进海中,真的非常不开心。为什么这些年轻人会用那么激进的方式去侮辱自己国家的旗帜?所以,这些年,我也常常到香港本地学校讲解基本法。我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令学生理解基本法及“一国两制”的重要性及意义。
回归25年是“50年不变”的中点站,这是一个好的契机,去帮助年轻人认清自己的角色,建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总策划:侯小军 张纯青
总统筹:赵杨 谢苗枫
协调:区小鸣
撰文:陈晨
导演:许晓鑫
拍摄:许晓鑫 陈晨
剪辑:许晓鑫 秦少龙
平面:赖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