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广东生态环境质量发生显著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特别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广东以督察整改为契机,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更高质量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东莞、深圳、韶关等地,关注茅洲河治理、美丽海湾建设、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矿山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红树林保护等热点现象及话题。即日起,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推出“广东生态一线”系列报道,记录生态保护的亮点做法。敬请垂注!
南方网讯 (记者/杨智明)广东韶关,粤湘赣三省交界,矿产资源丰富,是华南老重工业基地,钢铁、有色、矿产是其支柱产业。由于受认识和历史的局限,生态环境历史欠账多,环境质量也受到一定影响。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韶关以督察整改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发展之路,这座曾经的老工业城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韶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在广东率先创新实施“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被列为省级改革试点。
传统产业龙头
成网红打卡点
记者走进韶钢厂区,发现樱花大道、黄金大道、风铃大道、紫荆大道环、717智慧小镇等地已成网红打卡点。“多彩韶钢—工业文化园景区”正式被授予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广东省内唯一一家以钢铁为主题的工业旅游景区。
如今的韶钢
韶钢坚持“一厂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理念,按照“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思路,打造“四季有花、季季花不同”的自然景观,按照“修旧如旧、留住乡愁”的思路,用绣花功夫在厂区打造“钢铁、人、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景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韶钢坚持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坚持走“绿色制造、制造绿色”的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先后下发“十四五”节能规划、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与行动方案,为将韶关打造成为碳中和示范市贡献韶钢智慧和力量。自2017年以来,韶钢通过狠抓管理节能、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实现节能59.76万吨标准煤,吨钢碳排放强度由2017年1.944t/t下降至2021年1.726t/t。
如今的韶钢
韶钢积极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以钢铁产业为基础,延伸并集聚绿色低碳的新技术企业,构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绿色发展新格局,加快从传统的生产型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努力把韶钢打造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标杆企业,为全国同类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产城融合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2021年7月,韶钢产业园被广东省批准为省级产业园。
丹霞山生态保育持续向好
生态价值进一步提升
“最近,我们又发现了几个新物种!”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昉一见到记者,就高兴地说道。
丹霞山特殊的峰林峰丛地貌和充足的水资源,形成了奇特的“孤岛效应”,为大量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避难所和栖息地。
截至2022年6月,调查表明丹霞山分布有高等植物2270种;昆虫1516种,蜘蛛100余种;脊椎动物445种,其中鸟类248种,两栖29种,爬行72种,哺乳动物47种,鱼类50余种;大型菌类300种;其中在丹霞山发现和命名的新物种26种,绝大部分是仅在丹霞山分布的极小数量特有种群。
丹霞山
近年来,丹霞山管委会持续推动生态保护和科研监测项目实施,丹霞山生物多样性底数进一步清晰,丹霞山的生态价值进一步提升。
丹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坚持统筹管理机构、属地政府、检察机关、社区村民等各方力量参与保护各环节,实现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共治共享”。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丹霞山逐步形成了“以科研助推科普,以科普孕育产业”的发展模式。
“碧水丹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逐渐加速,丹霞山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其中参与科普旅游的游客比例逐年攀升,科普研学旅游收入迅速增长,带动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的稳步增长,科普产业成为丹霞山新的经济增长点。
整体推进生态修复
取得扎实明显成效
韶关全面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国家三部委下达的19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绩效目标已全部达成或超额完成,集中解决了大宝山地区等一批历史遗留的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探索生态修复“韶关经验”。
凡口铅锌矿及大宝山矿生态修复项目上榜“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经过60多年的开采,凡口矿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各级环保督察向纵深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凡口铅锌矿作为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取得良好效果,矿山修复治理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修复十大范例”之一,通过不断的治理修复,让60多年的老矿山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为进一步推进矿山绿色发展,整治早期生产遗留的露天采坑,凡口铅锌矿投资3000万元,通过浅表换土固碴技术,把废碴场、塌陷区及露采坑等废弃地进行修整,因地制宜,将采矿挖损、废石堆积的旧矿坑整治成绿树成荫的生态游览区,将120亩沉降废弃区修建成集休憩、游览、科普于一体的广场和博物馆,成为广东省唯一一座在产矿山建成的国家级矿山公园。
韶关凡口铅锌矿露天采坑修复后的情况
大宝山矿生态修复项目
如今,韶关森林覆盖率达74.5%,成功竞选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成为全省首个完成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备案的地级市,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打造“六个一”韶关模式
多领域加快改革重塑
目前,韶关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了以一个碳中和研究院、一个碳中和产业园、一个碳中和产业基金、一个碳中和智库、一个碳中和交易平台、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六个一”韶关模式。
低碳新能源产业加快全产业链布局,三峡新能源、明阳智慧能源计划“十四五”时期在韶关开发陆上风电装机3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800万千瓦,全力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借力国家“东数西算”布局,大数据产业新业态厚积薄发,5月29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正式动工,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将建成50万架标准机架、500万台服务器规模,投资规模超500亿元,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打造千亿级的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集群。在首届“东算西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上,浪潮、华为、腾讯、快手等3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约1200亿元。
坚持用产业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入快车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力有效,生态旅游、生态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从“绿色颜值”到“金色产值”,韶关正通过多领域加快改革重塑,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立足新发展阶段,韶关将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用心用力作好生态发展时代答卷,谱写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