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前10强广东占一半,粤民企入围51家,资产总额11.16万亿元、占民企500强26.8%,居全国第一。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广东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离不开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广东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依法保护产权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倾心为中小企业发展纾困解难,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广州中院法官深入某农机装备高科技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并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让企业创新无忧
“被告上海国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停止侵害原告深圳天源中芯半导体公司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021年6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对一起涉芯片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作出先行判决。
天源公司是一家从事芯片研发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销售网络包含国内及北美、日本、韩国、印度等海外市场。
天源公司在经营中发现,国芯公司生产的一款芯片布图设计与之非常相似,于是诉至法院,要求停止复制侵权并赔偿300万元。
经过反复核查比对,法院认为,国芯公司的确侵权。但芯片设计纠纷专业性强、赔偿计算复杂,判决还需一段时间。
芯片产品周期短、换代快,能否禁止侵权企业在诉讼期间继续侵权、恶意抢占市场份额?天源公司提出这样的司法需求。
“合议庭合议后决定,对已查明的专利侵权事实部分先行判决,对创新企业给予及时的保护。”该案承办法官刘宏说。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一起发明专利案庭审现场,法官与技术调查官进行技术比对
先行判决,让专利维权不再赢了诉讼、输了市场!
“法院的先行判决及时保护了我们的专利,让企业创新不再瞻前顾后。”天源公司总经理黄彬阳表示。
市场化的民营企业,是经济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广东法院大力推动构建最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18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若干意见》,在全国率先出台涉标准必要专利、网络游戏领域等审判指引,2021年4月,还与公安、检察、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个部门联合签署协同保护备忘录。
2021年9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跨区域远程诉讼服务机制被写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形成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作为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对被诉侵权产品外观设计进行当庭比对
2017年至2022年,广东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77万余件,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2019年以来,全省法院审结适用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案件148件,判赔额超千万的有39件,最高判赔额达3000万元。
最严格的司法保护,让创新驱动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1年“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蝉联全球第二,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9个城市全年研发超3600亿元,专利授权量超78万件。
“法院对知识产权实施最严格司法保护,持续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也极大增强了他们的投资信心和创业热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蔡仲光表示。
让营商环境更优
广东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省,今年1月至8月,广东外贸出口3.34万亿元,同比增长4.9%,对美国、欧盟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外贸经济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广东有众多外贸型民营企业,也离不开司法对外贸民营企业的保护。2021年11月,某外贸公司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中胜诉。
东莞某贸易公司是一家研发时尚女鞋的大型民营贸易企业,成品鞋打样在美国展出,收获订单后委托国内公司生产。
2020年11月,市生态环境局根据2017年9月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以公司未办理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手续为由,作出罚款3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公司认为自身以研发打样为主、没有批量生产,未造成环境污染,且2021年1月施行新的管理名录,其打样制鞋项目不再需要办理报告手续,经复议后诉至法院。
广铁法院公开审理一起行政诉讼案件
“根据‘从旧兼从轻’的法律适用原则,对原处罚决定认定违法,但依照新法已不属于违法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行政庭副庭长谭建军认为。据此,法院撤销了行政处罚决定。
“法院的公正判决给了我们民营企业更大的信心和动力。”该公司行政部经理李晴表示。
这是广东法院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东法院不断提升对“两个毫不动摇”的认识,坚持以平等保护为核心,把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平等、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平等、司法保护和诉讼服务平等贯穿于审判工作全过程。广东高院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条,印发规范民营企业负责人取保候审指引、民营企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手册,发布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5批50个。
同时,在案件审理中,广东法院严格区分罪与非罪,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准确把握创业创新与非法经营、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等的界限。党的十九大以来,对不宜认定为经济犯罪的49名民营企业负责人依法宣告无罪。
“司法的公平公正,极大增强了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和投资信心,给民营企业发展吃下了‘定心丸’。”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会长王福亮说道。
让“病企”破茧重生
今年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实施,这意味着深圳成为国内首个允许“真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合法上路的城市。据统计,我国现有自动驾驶相关企业646家,深圳独占188家,位列第一。2021年陷入破产困局的民营企业索菱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索菱公司拥有研发团队300余人、各类专利200余项,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近年来,因经营不善及汽车上游材料影响,公司深陷债务纠纷被暂停上市,债权人向深圳中院提交了重整申请。
索菱公司生产车间
深圳破产法庭法官王芳第一时间到公司现场调查、多方听证。2021年11月26日,法院裁定受理索菱公司重整申请。
“索菱有完整的研发团队,技术领先,如能重整成功,对上下游产业链意义极大。”王芳调查后认为。
受理申请后,为抢抓年底前恢复上市的窗口期,法院及时进行“预重整”,提前选定管理人。
同时,法院还启动府院联动机制,推动解决企业信用修复、职工权益保障等难题,为成功重整按下快进键。
2021年12月27日,债权人会议和出资人组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通过转增股份完成投资人引入、核心子公司保留、债权全额清偿。法院当天裁定批准,意味着这场关乎上市企业生存危机的重整,用时仅31天。
“今年上半年我们扭亏为盈,现在信心满满,将继续深耕自动驾驶,搭建好汽车智能化生态。”索菱公司董事长盛家方说道。
这是广东法院助力纾困民营企业的生动写照。2021年以来,广东法院共助力69家民营企业破产重整恢复生机,盘活资金上百亿元。
“广东法院办理破产挽救了民营企业、畅通了供应链,也为债务人提供相对安全、稳定的司法保护区。”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高新投集团副总裁樊庆峰表示。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自疫情发生以来,广东高院先后出台审理疫情防控期间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通告、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意见、审理涉疫情商事案件指引等八个规范性文件,发布保障复工复产民事行政典型案例47个,为服务“六稳”“六保”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东莞法院对被执行企业实施“活封”,使其得以继续生产
同时,广东法院还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活封”“保全财产置换”“给予执行宽限期”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执行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帮助众多民营企业渡过难关。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采取灵活查封、扣押执行措施6996次,标的额达77.7亿元。
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