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机器人,你会想到什么?以前,机器人只存在于动画片中;现在,机器人已经“穿越”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制造名城”——位于东莞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下称“机器人基地”),就可以找到各种功能强大的机器人,它们能智能分类垃圾、做手术、拖地、巡视、除草……
目前,机器人基地已孵化了80个创业实体,大部分是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有近30个香港毕业生在这里创业,孵化了多个独角兽科技企业。
说起选择在东莞及机器人基地创业的理由,这些企业负责人表示,供应链优势、保姆式服务、人才聚集等都是吸引他们的理由。
“80后”港青谢智衡:东莞有供应链优势
秒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主攻医疗机器人领域,创始人谢智衡是土生土长的香港“80后”青年。毕业后,他曾去过上海、深圳发展。2019年,经朋友介绍,他了解到东莞的机器人基地。“这里可以找到大面积的场地,相关政策也很支持机器人企业的发展。”谢智衡说,除此以外,东莞的供应链优势也是他决定在此落地的重要原因,“我们与东莞的硬件加工企业有深入的合作,把生产基地设在这里,往来会比较方便”。
“粤港澳大湾区在开放性和创新性上,堪比美国旧金山湾区!”谢智衡说,例如近日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了“港澳药械通”新政,香港的药品及医疗器械也可以申请进入内地市场,“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利的”。
弓叶科技莫卓亚:基地有保姆式服务
“我们的机器人每分钟分拣垃圾97次,效率比人工快2—3倍,一台机器人可以代替8个工人,解放了劳动力!”弓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莫卓亚于2018年组建了一支6人团队,在不足200平方米的办公室,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切入垃圾分类行业,借用兄弟单位的车间研发、生产出了垃圾分选机器人。
公司正计划大展拳脚之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们有三四个月没开工。”莫卓亚说,机器人基地知道了公司的难处后,主动提前发放了“松山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奖励拨款。靠着这几百万元,公司度过了去年2月到5月最艰难的阶段,之后业务迎来爆发期,现在在松山湖也拥有了将近5000平方米的工厂。“基地给我们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细心呵护、培养我们这颗小种子,我们都很感激。”她说,如今公司核心团队约有30人,预计今年营收可达5000多万元。
云鲸科技张峻彬:海内外人才聚集于此
“我来的时候这栋楼还是毛坯房,这五六年来整个松山湖的周边配套都很完善了,也带动了许多人才聚集在此。”云鲸科技总经理张峻彬在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毫不犹豫选择了来东莞创业,入驻机器人基地。目前,其公司已自主研发设计了一款“网红”拖地机器人,不仅可以自主拖扫地,还会自己洗拖布。2020年销量突破20万台。
“东莞的生产制造能力强,生产打样速度快,对我们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张峻彬说,机器人基地的建设,也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人才。“我们公司大约有10名港澳籍员工,他们具备国际视野,在参与产品设计时能提供很好的意见,以契合市场的需求。”张峻彬希望可以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加入公司,积极研发、打造更多革命性产品。
【记者】曾美玲(发自东莞)
【摄影】董天健
【剪辑】王良珏 董天健
【实习生】李晓 蔡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