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珠三角:书写人与城市的美好故事
到达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林立的高楼是最初的印象,而就在这“钢筋水泥”群里“冒出”的一片绿色让记者的眼前豁然开朗。来到燕罗湿地公园,踏着木栈道,听着鸟声蛙鸣,看着茅洲河边芦苇迎风摇晃,人们划着小艇,这里有如一个让城市尽情呼吸的“城市绿肺”,让身居楼群里的人们又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经济日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 “村改”的加减法
盛夏时节,记者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看到,这个昔日到处都是小作坊的家具制造重镇,如今已经焕然一新,实现了美丽乡村的蝶变。
【农民日报】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报道:就地就业点亮脱贫路
21个地市中,仅有7个地市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组刺眼的数字,来自全国经济“老大哥”广东。尽管过去30多年来广东的经济总量一直高居全国首位,但是“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句话却直指广东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痼疾。按照人均年收入4000元的脱贫标准,2016年,广东仍存在贫困人口176.5万、贫困村2277个。
【科技日报】科技致富 贫困村变身“网红村”
村里富了,村民回来创业了。“来来来,看看笋干、本地枝叶、山柑皮……”村民陆秀媚正热情招呼来来往往的游客。她在外打工近20年,前两年毅然回来村里出摊儿,经营本地土特产,并建起了4层楼的房子。
【中国青年报】广东高质量发展给百姓更多幸福感
“只要一元钱挂号,拿药不要钱,看病没负担。”74岁的陈荣新心脏不太好,患有高血压,以前要骑近1个小时自行车到镇里医院看病,每次医药费要花上两三百元。如今,他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村里的卫生站看病拿药了。
【新华社】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一片旧街区见证老城市新活力,一湾碧水显现新城市新生态。如今,珠三角正在用最拼的闯劲、最快的步子,为居民营造触手可及的幸福小康生活。
【中国新闻网】广东顺德“村改”提速 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村改淘汰落后产能,保留下来的和新进驻的优质企业获得了高质量的发展空间,厂房面积成倍增长,配套服务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村改也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人民日报】广东佛山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工业大市“美丽蝶变”
近年来,佛山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域统筹保护与修复生态资源,按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进键”。
【新华网】“走出来”的希望之路——广东联手四省区劳务协作扶贫故事
2016年以来,广东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区通过劳务协作,帮助深度贫困地区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广东企业打工,实现快速脱贫、稳定脱贫。在这条“走出来”的扶贫路上,幸福正在生根发芽。
【光明日报】城乡协同让村里人过上城市小康生活
“一元看病”只是珠三角地区城乡协同发展的一个见证。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乡镇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乡镇“钱袋子”鼓了之后,医疗、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方面是否跟得上?村里人又是如何过上城里人的小康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