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关键在人,根本在教育。”新一轮广东援疆工作高度重视教育支援,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批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广东援疆教师扎根天山南北,谱写了教育援疆的崭新篇章。为展现广东援疆优秀教师风采,南方农村报、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联合推出“广东援疆教师风采录”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2023年3月,当肖韵伶得知组织需要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援疆时,年近五十的她,毅然递交了申请,不远万里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
义无反顾 万里援疆显真情
肖韵伶平时总是学校与家两点一线,且身体羸弱,申请去新疆支教,后方的同事们一开始都不敢相信。进疆前,江西老家已八十岁的母亲多次打来电话,哭着表达担心和不舍。儿子也问:“妈,那里的地理环境,你的身体可以适应吗?”
肖韵伶安慰母亲,这是的她教育情怀,是国家的需要!肖韵伶援疆的决心,换来了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儿子对她说:“妈妈,你放心去吧,我能够独立面对一切。”母亲也没有再反对,只是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她:“去了培养更多学生上大学。”
肖韵伶与儿子(受访者供图)
援疆期间,肖韵伶的父母几次因身体不适住院,老人家担心影响她在前方工作,报喜不报忧,没有告诉她。后来她才得知,父亲几个月无法进食了。远在他乡,肖韵伶牵肠挂肚,父母反而宽慰她,“你就安心在新疆工作吧”。家人的理解、支持,都是她扎根边疆安心工作的坚强后盾。
精雕细琢 薪火相传育真情
肖韵伶是广东省肇庆市肖韵伶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手工钩织艺术是该工作室研究方向之一,课程开发较成熟,教学体系较完整。
来到新疆,肖韵伶把工作室资源、教科研成果一同带入受援学校,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筹建手工钩织艺术社团,开设第二课堂。
肖韵伶在教授传统钩织技法(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帮助受援学校打造传统文化示范校,肖韵伶瞄准特色教育,同步设立旗袍舞蹈艺术社团第二课堂教学、开发透明材料彩绘课程等项目。
肖韵伶编排的旗袍舞蹈展出(受访者供图)
援疆以来,肖韵伶编排的旗袍舞蹈《春江花月夜》《粤兵如画》等作品多次受邀演出,广受赞赏。她带领师生完成数百幅透明材料彩绘作品并设展,受到各界关注,帮助受援学校成功挂牌中国文联颁发的“小小民艺馆”。创作的手工钩织作品《新疆印象》,受到中国文联和兵团专家的高度好评。
肖韵伶接受师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受访者供图)
由于校园活动品牌特色突出,教学辐射引领示范作用广泛,肖韵伶的经验做法,还被兵团日报和师市新闻联播先后报道宣传。
敬业奉献 倾力不忘传真情
援疆期间,肖韵伶恪守教育本职,完成《手工钩织艺术》《素描》《色彩》《速写》等校本教材编写和《用艺术烛照心灵——高中美术探究与实践》专著,撰写数篇简报、文章,累计书写十五万余字。聚焦核心素养,肖韵伶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美术高考备考计划,为教师设计个展计划,参与高一美术特长生招考工作,帮助受援学校提升美术教育水平。
肖韵伶编制的校本教材和即将出版的专著(受访者供图)
针对受援学校薄弱环节,肖韵伶邀请多个广东省教师工作室团队来学校送教,谋划与肇庆市多所学校开展同课异构示范课活动,加强教科研交流活动,为当地教学理念和方法带来新鲜力量。
肖韵伶在“粤兵同上一节课”讲堂上(受访者供图)
前方的教育任务再多,肖韵伶也没有放弃过后方的教科研责任。结合课堂实情,肖韵伶设计开发《隶书的书写特点教学课例》《如何在高中开展玉器雕刻工艺教学》《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等多个课程案例,内容详实、方法多样,极具启发性和实践。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肖韵伶获得了肇庆市四会市各类学科荣誉奖项十余项。2023年11月,肖韵伶获“四会好人(敬业奉献类)”荣誉称号,2024年1月,又获“肇庆好人(敬业奉献类)”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 无私奉献送真情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我不仅要怀着本心、本意、本真的教育情怀,为祖国边疆的教育事业奉献,还要在援疆过程中修身、修心、修炼。”肖韵伶说。
肖韵伶与结对教师交流(受访者供图)
在疆期间,肖韵伶和青年教师陈欣欣、艾力亚•肉苏力、卢建娥,分别在手工钩织、美术、旗袍舞蹈方向开展师徒结对,一同推进学校“青蓝工作”,为学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师资队伍。数月来,几位教师的教学能力突飞猛进,陈欣欣、艾力亚•肉苏力还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夺得高名次。
肖韵伶与部分结对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同时,肖韵伶与13位学生结对子,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在肖韵伶的帮助下,13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制度遵守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文化成绩也大幅进步。肖韵伶还与本地老师汉斯也提•买海买提结亲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帮扶两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迎考学生举着肖韵伶设计制作的“高粽”(受访者供图)
今年高考前,肖韵伶以粽子造型为主体,添加红色状元帽、中国结、流苏等传统文化元素,为学校高考生设计手工钩织艺术品——“高粽”,造型新颖别致,寓意美好。6月5日上午,学校举行迎考仪式,考生们头顶“高粽”、手握“高粽”,承载着期盼奔赴考场。那一刻,肖韵伶觉得,孩子们也承载着她的梦想,朝自己奔来。
“来疆为什么?来疆做什么?来疆留什么?”肖韵伶时常用援疆三问来鼓励自己,鞭策自己要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援疆期间,肖韵伶两次获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支持共青团好老师”荣誉称号,获学校“优秀援疆教师”荣誉、“巾帼风采优胜奖”。2023年12月,肖韵伶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援疆教师”。
今年7月,肖韵伶就要结束援疆工作了。回去后,她打算通过肇庆市名教师工作室平台深入科教研工作,提升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继续为受援学校建设“传统文化示范校”出谋划策。
“即使援疆工作结束,援疆任务也不会结束。身体力行,我要继续为文化润疆奉献力量。”肖韵伶说。
【记者】陈静
【通讯员】广东援疆
【来源】南方网 粤学习客户端 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