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项目拓宽通行坡道,增设无障碍洗手间,盲人项目增设盲道,布设语音提示系统;聋奥项目增加闪光门铃,安排手语翻译系统;残疾人运动员、残疾人观众从停车场到比赛场、从休息区到观赛区,从一个场馆到另一个场馆,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都能畅行无阻……
这些是在7月17日召开的残特奥会“春天事业 活力绽放”新闻发布会现场关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无障碍建设的情况。本届残特奥会不设运动员村,全部场馆使用现有场地。不新建场馆,节约建设投入,但对无障碍设施改造、无障碍环境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把活做细、做讲究,组委会在场馆改造时,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施工时,精心打磨符合赛事需求、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完工后,组织残疾人试用,看看行不行,不行再整改。在城市侧,省和各市执委会负责做好场馆与城市之间的无障碍衔接,实现大湾区城市的无障碍通行。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残奥会场馆根据项目特点,满足对应类别残疾人的特别需求。残疾人可以坐着轮椅,往返粤港澳,看比赛、品美食、观风景。南海体育中心体育场的手语翻译系统、闪光门铃、图文标识,让听障运动员“一目了然”。珠海度假村酒店的盲文菜单、盲文开关、盲人导览图,让视障运动员“触手可及”。每一个细节的认真,都是对平等的尊重,都是成就梦想的红地毯。广东赛区的36个竞赛场馆设置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305间无障碍卫生间,让残疾人朋友能够“进得来、行得畅、用得好”。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晓丽 刘陈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