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制造业产品的‘中华元素’‘中国精神’体现还不充分。”今日(14日)上午,在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广州国家版本馆馆长张伟涛提出建议,应赋予中国制造更多中华文化内涵。
张伟涛建议,需要出台政策措施,扶持工业设计服务企业和中小微、初创制造企业成长。通过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设置相关奖项、举办产品设计专题展览等方式,引导制造企业将更多中华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和竞争力。
他还建议,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将中国传统美学、中华文化修养等课程列为必修科目,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高度文化自信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大力宣传获得国内奖项的制造企业、设计机构、主创人员和拳头产品,营造文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让中国制造成为最响亮的中国品牌。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吴明宇
通讯员 李鑫宇 赖亦宸
摄影 梁志锴
视频 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