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通过自主研发的Mini LED 背光技术结合量子点技术,站上了国际高端显示技术领域制高点;潮州三环攻克高技术陶瓷技术难关,陶瓷燃料电池等脱颖而出;嘉腾机器人在重载AGV(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带动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发展……
12月18日上午,记者从“广东厂家新技能”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加大力度推动制造企业锻造“新技能”,重点围绕制造业龙头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创新平台等,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抓载体、抓重点、抓主体、抓资源四个方面发力,聚力推进广东科技产业互促双强。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1.6%,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56.4%、31.5%。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稳固,广东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均来源于企业,一批战略性标志性技术和产品加快突破,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用日益凸显。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振宇介绍,广东累计获批组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高性能医疗器械、5G中高频器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等5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居全国前列,“制造业创新中心已逐步成为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创新人才集聚的核心创新载体。现有3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都在行业共性技术攻关中发挥良好作用,省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创新中心等先后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目前,广州已汇集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 6800多家,位居全国前三。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玉印介绍,广州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应用,探索AI+药物研发和AI+疾病检测与诊断,广州聚力将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产业集群。
深圳市则锚定加快建设全球领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汽车产业与数字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领域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构建“汽车+”应用生态,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
“依托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东莞聚焦智能移动终端产业,计划用2年时间推动600家智能移动终端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东莞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庆棠介绍说,东莞将推动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