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暴雨洪涝袭击广西阳朔县。广东佛山的菠萝救援队星夜驰援,他们在洪水中救人的故事,温暖了这座城。
对于这支民间公益救援队而言,这样的场景时常上演。8年前,四川达州人王治勇,在佛山成立了菠萝义工队,后来扩张升级专注于灾情救援。8年来,他们救援场数超过百次,足迹遍布11个省份。
今年的台风雨季还未过去,“菠萝”仍然奔走在救灾一线。

跨省救援,从激流中救出近50人
6月8日,佛山菠萝救援队驾驶橡皮艇,划开积水,将历史学家秦晖带出洪水重围,这张救援照片在网络热传。
时间回到一天前,桂林暴雨,“山水甲天下”的阳朔县被洪水围困,沦为泽国。
佛山的菠萝救援队听闻消息,7名专职队员开着两台救援车,傍晚出发,星夜驰援。车上装载了近百种救援工具:救生船、发电机、抽水泵……

经过5个小时车程,他们于深夜12点抵达阳朔,眼前的景象令他们痛心:沿途农家乐、景区受损严重,房屋大面积停电,多处山体塌方。
凤楼村村口的沥青路被洪水冲毁,队员和村民们搬起石板,把路重新铺好。雨势稍减,洪水略退,但低洼处的积水仍有一层楼深。
来不及休息,8日一早,他们便赶往云舞酒店,那里毗邻金宝河,已被洪水围困近30小时。
酒店门口洪水已冲出滚坝,水势湍急,而菠萝救援队带来的橡皮艇体型轻巧,在激流漩涡中使不上力,很容易被冲跑。
有人建议等水位退一退、水流缓一缓再救人。但菠萝救援队队长王治勇知道,险情不等人:“水位随时可能再涨,酒店的游客与外界失联一天了,情绪不稳定,我们得抓紧时间。”
几番尝试后,他们花了一个小时在洪水两岸间架起绳索,固定好橡皮艇,防止被激流冲走或掀翻。开动最大马力,两个“菠萝”队员掌舵,每次载两三名被困者,穿梭往返十余次,不到一个小时,便将近50名被困者转移至安全地带。

历史学家秦晖也是被救的一员。在《阳朔历险记》中,秦晖用“菠萝来救,逃出生天”概括此次历险,“我们非常欣慰,非常感谢救援队。过后我们决定向菠萝救援队捐赠善款,希望他们利用这笔钱在日后帮助更多的人。”
虽是民间救援组织,但专业训练不懈怠
没有谁比王治勇更了解菠萝救援队的故事,他是救援队的创立者、推动者、参与者。菠萝救援队成立8年以来,他记得每一次救灾的日期,因为“每一次救援都刻骨铭心。”
“菠萝”一名源自王治勇初到佛山时的经历。30年前,14岁的王治勇只身一人,怀揣着30元钱初闯佛山,却多处碰壁。
当时,一个大姐为他提供了吃住和工作,像妈妈一样关心他。那时他个头小,老板娘便叫他“小菠萝”。王治勇对此心怀感激,后来创业,他都以“菠萝”为公司命名,他也想把这份善意回馈给更多人。

2008年汶川地震、湖南洪灾时,王治勇带着自己的物流公司,为灾区运送物资。2012年,他成立菠萝义工队,做一些助学、敬老的志愿服务。直到2013年,这支志愿队伍转型专注于灾情尤其是洪水救援。
2013年8月9日,台风“尤特”在西太平洋生成,狂风暴雨袭击广东。一列从海口开往上海的火车路遇塌方,被困韶关。朋友一家三口滞留在这列火车上,被困50多个小时后,他们向王治勇求援。
当时公路被洪水淹没,救援车无法进入。“菠萝”队员只能划着自制木筏,进入洪水中心。受困者焦急和期盼的神情令人难忘,王治勇立刻明白:“在各种志愿服务中,没有什么比救人于危难更有意义。”
从此,菠萝义工队“进化”为菠萝救援队。2016年,菠萝救援队升级为佛山首个获民政局批准的民间救援组织——佛山市菠萝救援服务中心。
虽然是民间救援队,但“菠萝”对自身的专业训练毫不懈怠。每周,队里都会开展培训,尽可能多地涉及抢险救灾相关的技能:无人机操作、竖井救援、深水打捞……
王治勇曾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有些知识自己学起来也很难,但他和队员们必须努力学会:“只有做到专业才能救人。”
身经百战,足迹遍布11个省份
菠萝救援队是一支身经百战的救援队。云南鲁甸地震、广东茂名暴雨、江苏阜宁台风……大大小小的灾情中,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在救援队的办公室外,一张“救援地图”十分显眼,每一个救援过的地点都被队徽标注出来。甘肃、云南、江西、安徽……王治勇一一细数,8年来,“菠萝”的足迹和汗水已覆盖11个省份。
阳朔救援过后,王治勇常常接到咨询加入菠萝救援队的电话。
2012年,菠萝救援队初创,只有28名队员。截至2016年,登记在册的志愿者数量已经超过2000人。除了几名专职队员,其他队员来自社会各界,有企业老板、医生、检察官……
王治勇说,菠萝救援队这两年已经很少面向社会招募,“救援队有一定的准入门槛,队员们不仅得身体素质过硬,更要有甘于奉献的公益精神。”
菠萝救援队成立以来,王治勇不仅要支付每位专职队员一年六七万元的薪资,还自掏腰包三四百万元购置装备。他坦言经济压力不小,但还在坚持:“公益救援这条路,我肯定会走到底。”

13日,阳朔灾情有所缓解,台风“鹦鹉”逼近阳江,菠萝救援队决定折返“护卫”广东。队员们兵分两路,一队前往阳江,一队赶往信宜。此前,他们曾多次驰援信宜,深知此处水患频发,暴雨后的受灾风险更高。
菠萝救援队的队徽中央是只狮子,王治勇这样解读这只狮子代表的精神:“勇猛,不惧艰险。”台风季节,队员们没有时间停歇,像队徽中的狮子一样,一往无前。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珩 实习生 刘思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