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RCEP大家谈丨抢抓RCEP机遇,广东农企如何造船出海?

2023-09-18 20:08 来源:南方农村报 林健民

  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国全面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9月12-13日,自贸协定涉农优惠政策系列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举行,30多家农业贸易产业链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RCEP框架下造船出海经验。

  品质为王

  “能通关”是前提

  提高农产品品质,符合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要求,是广东农产品出口的“必修课”。

广东省米粒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赖科谋

  广东省米粒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赖科谋表示:“咱们荔枝好的品种能在韩国卖100块钱一斤,这对我们中国农产品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而韩国对品质要求比较高,这又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农产品品质做好,符合海关出口标准。”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黎焯锋

  对于如何出口,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荔集团”)市场总监黎焯锋认为:“其实RCEP这些国家的进口检疫标准并不是很难,只需要在相关国家去查阅一些进口信息就可以了解到。首先出口的话就是需要海关注册登记备案的水果果园,符合我们进出口检疫要求;另外就是要对接市场资源,我们对接国际市场的时候,特别是我们现在很多果农或者是他们的合作商家,其实他们都有一些出口的渠道,只是说他们不知道怎么出口,或者是他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出口。”

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波

  “得益于我们果品的质量以及标准的提升,RCEP市场的消费者的信心提升了不少。”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表示,荔枝、龙眼和火龙果是公司面向RCEP市场的主推产品,今年公司农产品出口量突破了3000吨。

  锚定需求

  扩大品种品牌优势

  “我们从2021年就开始做针对RCEP市场的调研。广东荔枝在我们整个RCEP地区,无论是品种差异化还是口感,都非常有优势。我们也在不断地提升供应RCEP市场的荔枝品种,去迎合RCEP市场的一些需求。”黎焯锋表示,通过把握RCEP国家日常家庭需求,开发精品包装、小包装,培育广东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种,今年中荔集团出口鲜荔枝约4300吨,其中对RCEP国家荔枝出口量翻一倍。

  在品牌打造上,中荔集团以粤剧为媒,推出温婉俏美的荔枝花旦形象,打造“荔枝花旦”IP,让世界人民感受岭南文化,共享荔枝甜蜜,收获不少海外客户好评。

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口业务部副总经理翁伟玲

  “我们用Tiktok来宣传我们国家的蘑菇文化,用这种方式可能比较容易让国外的一些消费者了解到我们的产品的好。”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口业务部副总经理翁伟玲表示,目前她所在的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已出口至欧洲和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RCEP成员国,并在海外启动了独立站,加速发展跨境电商业务。

  转变思路

  RCEP优势互补促合作

农业农村部贸促中心副处长杨静

  自RCEP生效实施以来,越来越多RCEP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廉价农产品正在更加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是“冲击”还是“商机”?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处长杨静认为,利用好东南亚农产品的廉价优势,发挥中国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特长,有利于实现双赢局面。

  “中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现在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刚性上升的趋势。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东南亚的劳动力价格优势。通过和东南亚的国家开展区域农业经贸活动,我们把我们好的管理经验带过去、把我们好的技术水平推广出去,这样的话一方面推动我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推动我们的区域农业价值链、供应链更加稳定可靠。同时我们帮助东南亚地区去实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杨静说道。

  此外,还需用好用活RCEP规则。杨静表示,在进行区域农业经贸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RCEP区域累计价值规则,凡是加工产品实现40%以上的增值,都可以算成是RCEP的原产地规则,这有利于实现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区域的深度整合,进一步挖掘中国农业的潜力。

  “我们还具备区位优势。深圳盐田乃至整个广东,我们正处在RCEP的桥头堡位置上。”杨静表示,通过海上通道和陆地通道,中国与RCEP国家已经处于一种深度连结的状态。据了解,2022年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食品农产品贸易额达10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比我国对全球其他国家的贸易增速高约3个百分点。

  记者:林健民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