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75年来,我们从白手起家,到百花齐放。
75年来,我们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
这一路,我们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这一路,我们走得不易,更来之不易。
如今,新时代中国正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世界激荡风潮。
南方网、粤学习特此推出数据可视化系列报道《数风流 看今朝》,梳理追踪75年来中国制造的激流勇进,挖掘呈现正在发生的生产力跃迁。
本期,我们关注驰骋的新能源汽车。
这,是一段跨越了近70年的震撼声浪。
其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崛起与蜕变。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奠基。
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们以仿造和试制为主,“跟车”前进。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汽车服务类公司开始涌现。
新世纪前后开启的合资车模式,带动了整车制造业的兴起。
步入2015年,自主汽车品牌大力促进了产业上游的发展。
2021年至今,一个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形成,“超车”完成。
站在新的高度,我们终于可以换个角度,细数中国新能源汽车三大变化。
看产销:十一年间,从一年1万辆,到一年近千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占比超60%。
看价位:量多、质优,中国新能源汽车跨入“高端时代”。2017年,每卖出100辆20万~30万元价位的汽车,只有9辆是新能源,现在已翻番达到18辆。它们跟更高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起,打破了海外车企在高端市场的长期垄断。
看技术:70年积累带来的完备生产链,国产率高达99%的一级零部件,不断探索上限的“黑科技”,烙印着“中国制造”骄傲地走向国际。中国车企,从技术“跟风者”成为“破风者”。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92年,钱学森写下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
如今,新时代写好了新的回信。
我们从东风牌汽车到全球汽车的“东风”,从解放牌汽车到“解放双手”的汽车,在汽车的传统赛道上,一路释放新质生产力的速度与激情。
更多的中国故事,还在继续。
总策划:侯小军
总统筹:金 强 张纯青
统 筹:李 琳
监 制:朱 景
策 划:赵佐燕
剪 辑:李江锐
设 计:武君丽 陈伟红
校 对:陈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