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沿海地理优势,强化岸海互动,向海图强,通过推进海洋牧场等现代化养殖模式,有力促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结合多年调研经验,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大支持南海区域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南都记者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获悉,国家农业农村部对宁凌的建议做出回复,下一步将开展海洋牧场建设调研,启动“十五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强化海洋牧场统筹规划。
代表调研:海洋牧场缺乏统筹规划
部门回应:正组织专家研究论
宁凌认为,南海区域海洋牧场建设存在三大问题:认识不统一、缺乏统筹规划、投融资渠道有限。他建议国家根据不同海域特点和基础,统筹规划海洋牧场布局、选址、规模和类型。他还呼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南海区域现代海牧场建设,跟上全国发展。
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表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将广东、广西和海南适宜建设海洋牧场的海域纳入建设布局,将海洋牧场分为养护型、增殖型、休闲型三种类型,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政策措施。同时,积极探索海洋牧场创新发展,组织专家、沿海渔业主管部门等,针对海洋牧场的内涵外延拓展和下一步明确思路开展研究论证,对海洋牧场重新进行分类。
此外,农业农村部也会同自然资源部起草养殖用海管理政策文件,支持海洋牧场用海并进一步明确用海审批有关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海洋牧场用海项目,可按有关程序申请海域使用金减免。
海洋牧场科技支撑不足
代表建议强化科技赋能
宁凌表示,海洋牧场第二方面的问题是科技支撑不足,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他认为,南海区域海洋牧场增殖种类较为单一、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功能物种配比和投放量缺乏精准评估,海藻场、海草床等生态功能发挥不足。
他建议通过整合技术资源,加强装备研发,开展关键物种技术攻关,强化大数据应用,发展精准管理,以及建立国家级海洋牧场研发平台,全面提升海洋牧场的适宜性、全域发展、保障能力、智能化运营、资源产出、灾害防控以及科技支撑水平。
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表示,已组织成立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设立29家海洋牧场科技团队工作站,其中南海区域7个,承担示范区本底调查、年度监测和建设效果评价等工作。
在加大装备和物种技术研发方面,农业农村部已联合国家多部门印发相关意见,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先进养殖技术和设施设备研发支持。
南海区域海洋牧场产业化程度低?
农业农村部:鼓励创新运维模式
宁凌还认为,目前南海区域海洋牧场产业化程度较低,企业参与建设的少、产业链不完整、缺少品牌化的产品,且三产融合不深,产业模式亟待升级。他建议根据南海区域的海洋资源、产业基础和经济能力,推动海洋牧场的区域性综合开发和示范区建设。
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表示,积极支持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等产业融合发展,借鉴山东省和海南省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试点经验,鼓励南海区域海洋牧场创新运维模式。
采写:南都记者 魏志鑫 实习生 章宝怡 林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