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李润芳 实习生/姚澜)近日,广东复杂多变的天气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天气预报说降温是一点都没感受到,倒是突如其来的降雨直接把人淋成‘落汤鸡’。”
天气预报为什么会有误差?影响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为此,南方网记者专访广东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杨国杰,聊聊天气预报那些事。
天气预报的本质是什么?
天气预报可分成“天气”和“预报”。“天气”实际指由于地球上大气不断运动而形成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各种天气现象,如高温、暴雨、大风等。“预报”则是气象部门对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内的大气如何运动,以及因此形成哪些天气现象做出预报。
为了做好天气预报,气象部门和科学家需要探测地球上的大气活动、掌握大气的运动规律、研究大气运动如何产生各类天气现象。当得到这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数据信息的支撑后,气象部门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气运动和变化情况,并预报由此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因此,天气预报本质上是预测大气如何运动变化。
天气预报的数据从何来?
要解答网友的疑惑,首先要了解到天气预报的数据从何而来。“天气预报数据主要分为实况数据与预报数据。”据杨国杰介绍,气象观测为天气预报提供了实况数据,能告诉预报员现在的天气现象如何、大气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天基、地基、空基相结合的气象立体观测系统,通过百叶箱、探空气球、气象卫星、雷达等在每天固定时间同时对大气进行观测,这些组成了基础的观测数据。
除了实况数据,气象局还有一类预报数据,借助高新技术来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如何运动、天气如何变化。气象观测数据通过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络传递汇集,输入到高性能的计算机,通过求解描写大气运动的数学物理方程组,得到未来10天至30天的预报结果。预报员借助这些预报数据,能有效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运动的变化趋势和可能性,进而预报可能出现怎样的天气现象。
天气预报为啥有时不准?
杨国杰表示,天气预报难以做到百分百准确。“民众理解的准确率同气象学定义的准确率是有一定差别的。例如预报广州局部地区有雨,雨下在广州南部,南部地区的人大部分会认为准确,但广州北部的居民就会认为预报不准。天气预报属于预测科学,难以完全准确或者永远准确。”
那影响天气预报的因素有哪些?杨国杰介绍,大气是流动的、无边界的,在一个地方出现的天气不仅跟当地的大气运动有关,也许还受很另一个地方、某个时间的大气运动影响,这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理论只能解释部分大气运动规律,尚有相当一部分未知。要想完全了解大气运动规律,必须清楚“看”清大气如何运动,这要求对大气的探测手段丰富且稠密,目前科技虽然不断进步,但在地球上的观测站点分布不均、间隔不同,在广阔的无人区和海洋都缺乏足够的观测,依靠卫星、雷达等遥感设备尚难以达到高覆盖率和高精细度,因此想要完整地监测大气运动有一定困难。此外,大气运动演变的规律主要由一组数学物理方程组来表示,可计算求解此方程组,来预测未来的大气运动和变化状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误差也会逐渐放大,因此也会对预报研判造成干扰。“一般来说,3天内的天气预报会比10天内相对精确一些。”杨国杰解释道。
为什么你感受到的温度与天气预报不一样?
“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温度’与气象上所说的‘温度’不是一个概念。”杨国杰告诉记者。气象上的温度指的是大自然状态下自由流动的空气温度,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受人为干扰越少越好,受自然环境中除气温外的其他因素的干扰越少越好。
那么,要如何尽量减少干扰呢?为此,世界气象组织统一制定了标准,即气象部门的测温温度表要放置在距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里,百叶箱要放在空旷的草坪上,周围没有高大树木和建筑的遮挡。
大家切身感觉到的温度又被称为体感温度。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着装的不同而对冷热感受不同。如果所处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感受的温度自然不一样。
不断提升台风、暖区暴雨预测能力
“广东天气主要是暴雨多、台风多。”杨国杰表示,广东省气象局研发的南海台风数值模式和华南中尺度区域数值模式不断更新升级,台风的路径、登陆地点、强度等方面的预报准确率,以及暴雨的预报能力都在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夏季华南地区水汽较为充足,满足了降雨所需的水汽条件,因此容易引发没有冷空气参与的暖区暴雨。暖区暴雨的降水强度相对较大,容易造成灾害,其触发因素较为复杂,也很难预测。“广东针对暖区暴雨目前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团队,建立了几类诱发暖区暴雨的大气运动模型、加强了暖区暴雨形成的监测和试验、逐步揭示了暖区暴雨的触发机制和原理,所以近几年在暖区暴雨的预报能力上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虽然天气预报难以完全准确,但无数气象人仍为提高预报准确性不断努力。“国家一直在投入研发和布设新的观测探测设备。”据杨国杰介绍,以广州市为例,地面的观测站从十几个增长为几百个,发射新型风云卫星,相关技术和设备都在不断更新、改进。广东省气象局还建立了覆盖全省、水平空间间隔为1公里、时间间隔为1小时、预报时长达到10天的精细化网格预报,能为公众提供任意地点、任意时间的天气预报。未来还将结合、吸纳更多新技术,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来实现更精准的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