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日,哈尔滨松花江边,一位来自黑龙江农村的农民歌手在某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图源:视觉中国
两会闭幕了,但是“建议关闭直播打赏”这个提案,还在舆论场上坚挺着。一边鼓励着灵活就业,一边又提议关闭打赏。这就尴尬了——今天刚当上主播,明天就要用爱发电,真是人生如戏。
提出这个建议的代表说的没错,直播确实存在很多乱象,让人看了就火大。很多人一想到主播,脑子里浮现出的就是软色情。我在视觉中国上搜“直播打赏”这种关键词,搜出来的图片里,好多都是一脸坏笑的露胸美女。还有一些更没底线的,比如直播吃屎,直播妇科手术,直播猥亵精神残疾的女孩,你简直想不到自己会跟这样的人活在同一个星球上。
要解决这些问题,得对症下药。
比如说,经常在新闻里出没的“天价打赏”,其实说来说去,重灾区多半就是那么两种情况。一是主播暗示刷礼物就能跟自己私下交往,然后有的粉丝就千金买笑了,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福气。如果主播确实是个托,有团伙作案,这种情况是可以报警追回的。但如果确实是你情我愿,那就不太好说了。未成年人打赏已经被禁止了,成年人没有自制力,也怪不得谁。为了买奢侈品刷爆花呗的人也多了去了,难道要把奢侈品店封了吗?
另一种情况是,平台或者经纪公司为了在直播间里制造虚假繁荣,自己派人假冒土豪打榜,来勾起那么几个大冤种的斗志。之前中新经纬采访过一个主播,他说他直播间400多万的打赏流水,只有5万是真实的——这就是妥妥的虚假营销。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应该把这个攀比的机制给弱化掉。可以给单次打赏设置上限,也可以不显示排名。
至于那些低俗的直播,可以就从打赏这里下手,比如被判定一次低俗,就关闭一段时间的打赏。
我之所以不建议一刀切,是因为直播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新业态。就好像买菜回家,肯定要先洗一洗,总不能说菜帮子上有一两点泥,就直接喂垃圾桶了吧!主播的基数太大了,2020年底,中国的直播账号就突破了1.3亿。哪怕是一千三百个账号里,都很难说没有坑蒙拐骗之流。不能因为这些害群之马经常上新闻,就把整个群体一棒子打死吧。
更何况,直播的意义,远远比我们当下所能想象到的要深远。别的不说,就说一点——它记录了多少草根的生活啊。不信你去看看抖音直播榜的前50名,光看ID就知道,大部分都是一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的老百姓。也就是这群人,现在在直播间里说着一些大白话,话里还夹杂着泥土的气息。
你可以觉得他们的直播没有营养,甚至让人看了想笑;但是站在历史的维度上去看今天,这些直播的价值未必就比不上那些高大上的知识直播、那些阳春白雪的歌舞表演。为什么?因为它们在给最真实的中国存档。今天我就看了好多直播。有人在农村里给观众展示一路上半新半旧的建筑;有人在工地上把镜头对准唱歌的工友;有人刚刚赶海回来,一身的泥,喜气洋洋地给大家看自己抓到的螃蟹……这是田野调查的一片蓝海啊。有的时候,看上去最不像文化的东西,往往才是最原汁原味的人民的文艺。
要我说,保护民间文化,就得从鼓励这些草根直播做起。他们大多都没什么货可带,也接不到广告,也只有一点不多不少的打赏,能让他们得到一点“被人看见”的感觉。希望不要让轻飘飘的一刀,斩断了很多故事的尾巴。(南方网王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