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1日23点54分,农历五月十九,太阳到达黄经90°时,我们将在子夜时分迎来夏至节气。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我国最早的节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
预计21日,受副高控制影响,广东省大部天气炎热,部分市县伴有(雷)阵雨。
韶关、清远北部多云转中雷雨,局部大雨,其余市县多云,局部有(雷)阵雨。雷州半岛、珠三角、粤北的部分市县有35℃左右高温。
亲们出行要谨防中暑,可擦拭防晒霜以防被紫外线晒伤,最好随身携带涂有防晒层的雨伞,可遮雨也可挡阳。
我国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意为鹿角脱落,雄蝉鼓翅而鸣,一种名为“半夏”野生药草开始生长。
但同时夏至也是“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语说“夏至一阴生”,尽管天气炎热,可大自然阴气已经开始生长。此时盛阳覆盖于其外而阴气始生于其内,喜阳的生物开始死去或调零而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
在这个阴阳交替的时节,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夏至养生也至关重要。故此阶段养生保健既要保护阳气,更要顺应阴阳的变化特点,使阴阳两气相顺接。
夏至时节,起居养生为适应自然界阳盛阴伏的变化,可顺应日照时间而适当地晚睡早起。
但应该注意的是,夏至是人体阳气最为浮盛的时候,容易出现咽痛、牙痛、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因此,睡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避免熬夜损阴伤阳,有条件的应尽量睡一下子午觉。
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容易感受风寒湿邪入侵,因此睡觉时不宜直吹久吹风扇、空调,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夏至天气炎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要清淡,多食蔬果杂粮,不宜肥甘厚腻,以免助湿助热。又夏至气温高,耗气大,出汗多,人体水分丧失较多,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容易出现口渴、乏力、疲劳等症状。
中医认为多食酸味可固表敛汗。所以此时进食可适当多吃酸味,如乌梅汤即是夏季保健良品;也可适当加点盐水,以补充随汗损失的盐分。但切忌为贪图一时畅快,大量食用寒凉之品。
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颐身集》有载“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故西瓜、绿豆汤等虽是解渴消暑之品,也不可过食或冰镇食之,避免损伤脾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为一年中日照最长、强度最大的时期,此时节若运动过激,容易大汗淋漓,汗泄太过,则耗伤阴液,亦损阳气,还可能出现中暑。
故夏至运动宜舒缓,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快时,在空气较为清新的地方,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
夏至天气炎热,人们心情易烦躁,嵇康在《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所以夏至情志养生要调息静心,以保神清气和,心情舒畅。
夏至节气穴位养生推荐
夏至节气穴位保健以清心养肺为主,可以通过按摩肺俞穴、厥阴俞穴来保健。
◎肺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取穴,先找到背部上方
取穴标志:颈部前屈时项部最高骨性突起——第七颈椎,再向下数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5寸处为肺俞穴所在。
作用:主治颈项僵硬、肩背痛以及咳嗽、气喘、感冒等肺系疾病。
◎厥阴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方法参考肺俞穴。
作用:主治心痛、心悸,咳嗽、胸闷,呕吐等不适。
夏至节气膳食推荐(来源于杨志敏教授主编的《每日一膳·夏令节气养生篇》)
◎乌梅冰糖饮(3人量)
食材:乌梅15-30克,陈皮、干玫瑰花、山楂各3-5克,冰糖适量。
做法: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乌梅收而不涩,能生津液、消食积。冰糖补益中土,搭配乌梅,能酸甘化阴之余,又能潜降、收敛人体中因夏季所带来的火热燥,且去损伤脾胃之弊。该饮品最适合夏季暑热之时饮用,对于户外工作者,易于上火烦躁者尤为适合。饮食积滞、食欲欠佳、口气臭秽者,可加大陈皮、山楂之量以理气消食;自觉心烦气躁者,可加大玫瑰花之量以疏肝解郁。
小贴士:饮品偏酸,且含有较高的糖分,消化道溃疡及糖尿病患者慎食。
◎吃面
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的时候,正如俗语称,“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自古以来就有在夏至举行祭祀仪式,祈求苍天保佑灾消年丰的习俗。此时麦子收成,人们以面食敬神,这一食俗便也流传至今。
◎食荔枝
在岭南一带,荔枝已成熟。荔枝能够消肺气,滋真阴。但同时也要防止食后上火。夏日炎炎取一两颗冰镇后的荔枝,品尝会觉得格外鲜甜。
◎吃凉菜
夏至虽然天气燥热,但一两盘凉菜会让味蕾变得鲜活。有的地方要食凉粉、凉皮,凉茶。适量品尝这些凉食,也能降暑开胃。
【采写】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严慧芳 实习生 陈瑞琦
【图片】南方杂志记者 影子、视觉中国
【制图】程子宜 实习生 陈瑞琦
【通讯员】宋莉萍 查冠琳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嬿钊 谭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