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岳山造林”光荣传统背后,藏着广东高质量发展“绿色密码”

2023-10-15 16:28 来源:南方+ 邵一弘 吴帆

  森林覆盖率53.03%,林业产值占全国1/10,生物多样性位居全国前列……身处此刻的广东,举目皆绿已成为居民生活的常态。然而,半世纪前,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造林故事。

  1974年,肇庆怀集岳山林场开展“岳山造林大会战”,万名青年率先走进荒山,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开启了广东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序幕;此后,广东连续开展“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绿化广东大行动”、“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大规模生态工程,终于让南粤大地重展绿颜。

  五十载弹指一挥间。新征程上,“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及其留下的珍贵自然资产,正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全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

肇庆城区航拍图。梁亮 摄

肇庆城区航拍图。梁亮 摄

  万人会战

  塑造“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1974年,广东的冬季并不比往年更冷,但当夜晚的山风卷起岳山林场的霜雪,窝棚里的青年严润生还是瑟瑟发抖,难以入眠,只能和朋友抱在一起取暖。

  好在寒夜不算漫长,早上天亮之前,1万名精壮青年已出现在林场中,为光秃秃的山体整出撩壕。1975年清明前,新种的树苗将取代稀疏的芒萁;数年之后,万亩荒山将重新变为林海。

20世纪70年代初,岳山林场因过度砍伐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资料图片

20世纪70年代初,岳山林场因过度砍伐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资料图片

  这是肇庆怀集“岳山造林大会战”的一幕。为扭转当地因过度砍伐而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当地累计出动20多万人次造林54万亩,为珠三角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也让“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成为深植于一代人心中共同的记忆。

  此后,“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决策加速落地落实。

  自1987年起,全省实现林木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开始扭转森林“赤字”的被动局面,森林资源实现了良性循环;1990年底,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的省份;1991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广东省“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称号。

  期间,广东的造林绿化工作,不断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借鉴与灵感。对造林绿化有功者,表扬嘉奖,晋升工资;对造林绿化不力者,出示“黄牌”进行警告,提醒注意,检查结果和奖惩名单,公开登报……这些工作方法历经半世纪迭代,不少沿用至今;广东人敢闯敢试、实干为先的作风也随植树造林运动塑造成型。

肇庆风光。伍尚慧 摄

肇庆风光。伍尚慧 摄

  正因如此,当视角离开岳山林场,放眼南粤大地,“春天的故事”开始与绿水青山同频共振:

  1990年,广东经济总量跃升全国第一,广东原定“五年消灭荒山”目标于同年基本实现;

  2000年,广东GDP突破1万亿元,全省林地面积达到1083.55万公顷;

  2008年,广州成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次年,广东总人口突破1亿人。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半世纪来,“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光芒持续滋养南粤大地,广东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人口第一大省的同时,也以53.03%的森林覆盖率、1.43亿亩森林面积成为全国最“绿”省份之一。今年,广东的林分优化提升、森林抚育提升任务已提前完成,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青山常在

  造就乡村振兴新机遇

  宏观层面的实践证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行性,但具体到微观层面,如何守护绿水青山,并实现“两山”转化,考验着各地的智慧。

  2004年,岳山林场正式改制为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称“三岳保护区”)后,以林木砍伐为主的林业经济形态逐渐成为历史。此后,三岳保护区脚下的怀集蓝钟镇古城村逐步发挥了“荒山变青山”的生态优势。

  如今,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前身为岳山林场)总面积达10.84万亩,成为肇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梁恒志 摄

  如今,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前身为岳山林场)总面积达10.84万亩,成为肇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梁恒志 摄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该村大力发展水果种植和岳山茶种植,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到近年来初步形成以柑橘种植、禽畜养殖等为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包括水果长廊、岳山茶、高密度淡水鱼生态养殖。其中水果种植规模达4100多亩,形成十里水果长廊;岳山茶场基地面积达400亩,所产绿茶、红茶愈发畅销。到2021年,古城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2022年村集体收入10.6万元,增长态势显著。

  对于相信“眼见为实”的农业生产者而言,成功的实践是扭转“砍树经济”思维定式的最有力一招,肇庆市其他地区近年来也将目光投向形态更丰富的林业经济。在肇庆广宁,108万亩竹林中多达128种的各类竹子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加工副产品竹糠也被用于环保生物质燃料制造。近年来,广宁以竹为媒培育加工企业360多家,年加工原竹40万吨,总产值达33.26亿元。

广宁竹海国家森林公园。资料图片

广宁竹海国家森林公园。资料图片

  在更广泛的实践中,“靠山吃山”的发展路径被一再复制、推广。同样具有丰富竹资源的韶关始兴、梅州蕉岭等地,今年来均在多元化利用竹产业资源方面发力,因地制宜开展竹下养菌、竹炭生产、竹林旅游等新业态,产品也从牙签、竹蒸笼变为特种工业材料等,附加值有望进一步提高。全省范围内,油茶、南药等特色林业产业正随“百千万工程”等政策深入推进而成为当地“摇钱树”,各级各类支持也相应落地。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广东林业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永续利用

  拓展更多绿色发展新空间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岳山造林”的故事正不断给人以新的启发,更多“看不见的绿色”在广袤城乡生根发芽。

  肇庆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为处理好“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年来,肇庆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总投资约168亿元的太平岭和青皮抽水蓄能项目已完成选址勘探等前期工作;光伏项目建设有序开展,中能建大岗150MW等7个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均已完成水土保持评估等审批事项。积极实施碳汇资源开发项目,加快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小鹏汽车肇庆生产线。 王振宇 摄

小鹏汽车肇庆生产线。王振宇 摄

  绿水青山的召唤,让不少企业慕名而来。今年来,总投资86.7亿元的协鑫新能源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小鹏汽车新车型项目等签约落户肇庆,1—8月该市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55个、计划投资总额592.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5%。今年1—8月,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524.6亿元、同比增长9.9%;新型储能产业产值284.4亿元、同比增长80%;绿色建材产业产值也达到420.9亿元。

  此外,肇庆还引入专业碳汇(CCER、VCS)开发公司对全县范围内林业、水稻碳汇资源进行测算,符合申报条件林地面积约22万亩,每年碳汇当量约8万吨,申报国际农业水稻类VCS项目按30万亩进行测算,一年两造水稻项目面积10万亩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平均每年碳汇当量约6万吨。预计年收益逾1亿元,总收益在50亿元以上。

  林城相依、推窗见绿,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开展以来,更绿更美的环境还带来了一项“隐形福利”——人才吸引力。“在深圳20多年来,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同行选择在深圳落脚。在他们口中,‘机会多’和‘环境好’是选择深圳并列第一的理由。”深圳科技媒体创业者老麦说。

  时光飞逝。2023年再回到岳山林场时,严润生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当年“岳山造林大会战”时种下的杉树苗,现在严润生已再难合抱。看着头顶的绿荫,骄傲写在严润生的脸上。

  “干起来就别想那么多,安心做。”严润生说。

  群山含黛,郁郁葱葱;东方风来,满眼皆春。

  南方日报记者 邵一弘 吴帆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