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于2019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此次赴京的广东代表团中,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律师、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就全面提高农村农民基本养老金水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准备在会议上提出议案。
提高基本养老金
保障农民晚年生活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养老金实在太少了。”朱列玉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目前,在大多数地区,农村满60岁的老人每月仅能领到几十元到几百元的养老金,相对现在的物价来说,着实差距较大,这导致部分农村老人的晚年老无所依,病无钱医治,过得十分凄惨。
“很多人都认为,造成中国农民老了没有保障的原因是中国农民年轻时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金。”针对这样的看法,朱列玉表示,这对中国农民并不公平,因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为了支援祖国的工业化建设,他们肩上就一直承受着工农业剪刀差和各项农业税费的双重负担,“正是这种双重负担导致了农村老人到老两手空空,毫无保障。”
改革成果应惠及广大农民
建立合适的农村养老制度
朱列玉表示,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然而,改革开放的硕果,农民和农民工受益最少。
当今中国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社会回馈农民的时代。朱列玉建议,深化改革,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尽快提高农民的基本养老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同时,改善中国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使他们老有所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生建设的要求所在。
大量养老金的发放
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
朱列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和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内生产出现了结构性相对过剩的局面。
我国社会需求小于供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农村需求不足,内需乏力。农民的收入低,消费能力自然低,再加上农民养老金低,这使得许多农民不敢消费,不得不将收入储蓄起来,以备养老和疾病,这就更加降低了农民的消费能力。
朱列玉指出,提高农民基本养老金水平,发放大量养老金,将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释放农民储蓄资金,扩大农村的需求,进而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良性增长。
“对于老无所依的农民来说,解决生存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的话,农民不需要也无心观赏豪华壮丽的建筑物,只有实实在在的养老金最实惠。”朱列玉说。
但朱列玉也表示,当前,若政府花大力气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农村基本养老金,会带来较重的财政负担,因此,他建议先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陆地边境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逐步铺开。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肖江